首页> 中文学位 >汉长安城的文化、经济价值分析与遗产保护
【6h】

汉长安城的文化、经济价值分析与遗产保护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和独创性声明

1.绪论

1.1概念辨析

1.1.1文化遗产

1.1.2大遗址

1.1.3文化遗产的存在形态

1.2研究综述

1.2.1汉长安城考古研究综述

1.2.2汉长安城历史地理研究综述

1.2.3汉长安城规划思想、布局与结构研究综述

1.2.4汉长安城保护与利用研究综述

1.2.5国内文物保护研究机构研究综述

1.2.6遗产价值研究综述

1.3研究思路

1.4理论基础

1.5资料获取

2.汉长安城二重价值分析

2.1重新认识大遗址保护中的社会文化价值

2.1.1社会文化价值再认识的契入

2.1.2汉长安城的社会文化价值评估

2.1.3社会文化价值评估的小结

2.2大遗址经济价值:投资和收益

2.2.1文化遗产的收益

2.2.2文化遗产的投入

2.2.3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序列

2.2.4文化遗产经济价值计算思路

2.3大遗址的地价漏损

2.4大遗址的保护措施费用

2.5大遗址的优化利用:几个分析模型

2.5.1基本模型:福利最大化

2.5.2文化遗产的利益最大化

2.5.3零利润时的费用

2.5.4固定开支减少时的供应

2.5.5文化遗产的优化利用

3.汉长安城遗产保护

3.1保护原则、区划、内容与方法

3.1.1保护原则

3.1.2保护区划

3.1.3保护内容

3.1.4保护方法

3.2分区保护措施

3.2.1重点保护区保护措施

3.2.2—般保护区保护措施

3.2.3建设控制地带保护措施

3.3技术层面保护措施

3.3.1实施工程措施的技术指标

3.3.2实施工程措施的技术要求

3.4社会管理层面保护措施

3.5规划期限内不能搬迁的村庄景观整饬措施

3.5.1村镇景观整治的目标

3.5.2景观整治方式

3.5.3村庄高度控制与样式

4.小结与思考

4.1研究创新

4.2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1

附图2

展开▼

摘要

本文在进行多个方面的研究综述后,同时鉴于大遗址研究的多学科参与属性,认为文化遗产的研究应从三方面考虑:①考察调研遗产本身的现状、特征、布局,以及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等;②认清遗产价值的内涵与构成关系,因而重新评估遗产的文化价值与定量计算遗产的经济价值;③在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措施。大遗址的经济价值源自于其文化价值。文化价值是第一位的、主导的、不可经济衡量的;经济价值是第二位的、派生的、可经济衡量的。重新评估大遗址保护中的社会文化价值后认为:①汉长安城经过几千年的自然与人为破坏,仍然基本完好保存至今。②汉长安城有着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社会文化价值。③应尽一切可能保护中国大遗址,特别是汉长安城,让后人看到前人的智慧与伟大的建筑。从投资和收益上间接计算大遗址的经济价值,建立地价表面,生成城市地价等直线图,得出汉长安城总体保护区划内的总地价漏损P为939.2亿元人民币,总的保护措施费用U为35737.6万元人民币,经济价值E约为935.62624亿元人民币。从福利最大化、文化遗产的利益最大化、零利润时的费用、固定开支减少时的供应、文化遗产的优化利用等方面探讨了大遗址的优化利用理论。汉长安城遗产保护必须坚持原真性、可读性与可持续性,应该保护其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方面。分析了覆盖保护方法、场馆保护方法、技术保护方法、综合保护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分区保护措施,特别是对于重点保护区给出了基本保护措施、地上遗址保护措施、地下遗址保护措施与城墙、城门、城角遗址保护措施等。在技术层面上还探讨了实施工程措施的技术指标与技术要求。最后还探讨了社会管理层面保护措施与规划期限内不能搬迁的村庄乡村景观整饬措施。研究创新主要体现在:①初步将文化遗产价值划分为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②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的初步计算;③提出文化遗产的相应的保护措施;④大遗址价值评估与遗产保护研究可以遵循一定范式。并提出今后需要继续加强研究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