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遗址文化产业体系构建与结构优化探析——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例
【6h】

遗址文化产业体系构建与结构优化探析——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绪论

2遗址文化产业理论基础研究

3遗址文化产业体系的构建

4遗址文化产业内部结构优化

5遗址文化产业空间结构优化

6汉长安城遗址文化产业开发案例

7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国是著名的文明古国,先民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如何发挥历史文化优势,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本文以遗址文化产业为对象,对这一课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1)理论基础探析。采用抽象分析、比较分析和逻辑推理的方法,界定了遗址文化产业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遗址文化产业的属性,揭示了遗址文化产业的形成机制。 (2)产业体系构建。以产业价值链为纽带,构建了遗址文化产业体系,并分为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核心层是指以遗址直接开发为主的活动,如遗址展示;外围层是指以遗址间接开发为主的活动,如工艺品经营;相关层是遗址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交叉部分。 (3)行业结构优化。以关中地区为实例,通过对遗址文化产业的劳动力构成、行业关联性、结构演化趋势分析,认为遗址文化产业结构存在部门不协调、集约化低、关联性差、优化升级缓慢等问题,并提出了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体系和措施。 (4)空间结构优化。文章第5部分以点轴理论为指导,以关中为实例,探讨了遗址文化产业空间结构的优化。提出了关中遗址文化产业未来的空间构想:由一个核心增长极,四个次级增长极,两条主要产业轴,两条次级产业轴,组成的倒“木”字型的产业空间结构。 (5)单体遗址文化产业开发。提出了“遗址保护展示区+建设控制地带+文化产业园区”的开发新模式,以新模式为指导,构建了汉长安城遗址文化产业体系,划分了产业功能区,为综合型的汉长安城遗址文化产业园开发提供了参考。 依托遗址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不是把遗址保护单位企业化,也不是把遗址资源市场化,而是通过合理的文化产业开发,实现遗址文化资源的多元化、综合性利用,使遗址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相得益彰,以促进遗址保护和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