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近代以来阿拉伯民族的觉醒与“王政时期”泛阿拉伯主义运动研究(1798—1958)
【6h】

近代以来阿拉伯民族的觉醒与“王政时期”泛阿拉伯主义运动研究(1798—1958)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论

一、研究范围的界定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写作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研究现状

六、研究特色与创新

第一章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一节阿拉伯人

一、伊斯兰之前的阿拉伯人

二、伊斯兰教产生后的阿拉伯人

第二节阿拉伯世界

一、伊斯兰兴起前的阿拉伯世界

二、伊斯兰兴起后的阿拉伯世界

三、现代的阿拉伯世界

第三节阿拉伯民族

一、“民族”的定义

二、历史进程中的阿拉伯民族

第四节阿拉伯民族主义

一、民族主义的产生与界定

二、阿拉伯民族主义

三、阿拉伯主义、阿拉伯民族主义、泛阿拉伯主义和阿拉伯地区民族主义的区别

第二章近代以来阿拉伯民族的觉醒(1798-1918)

第一节近代以来东方的沉浮变迁

一、东方的衰落及奥斯曼帝国危机

二、时代变迁下的阿拉伯人

第二节19世纪前期阿拉伯民族的萌动(1805-1876)

一、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及其阿拉伯帝国之梦

二、阿拉伯文化复兴与民族主义启蒙运动

第三节阿拉伯民族的觉醒(1876-1918)

一、“新奥斯曼人”与1976年宪法

二、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专制统治与阿拉伯民族运动

三、青年土耳其人革命与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1908-1914)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与阿拉伯大起义

第三章阿拉伯民族主义理论思想的沿革与剖析(19世纪-20世纪50年代中期)

第一节阿拉伯民族主义理论的萌芽

一、基督教徒与阿拉伯民族主义

二、穆斯林与阿拉伯民族主义

第二节阿拉伯民族主义理论的产生

一、伊斯兰改革主义向阿拉伯民族主义的转换

二、基督教徒对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的推动

三、同一时期其他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家

第三节第一次世界大战与阿拉伯民族主义

一、战争爆发后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家对民族命运的思考:《卡赫坦之子》

二、哈希姆家族与阿拉伯民族主义

第四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阿拉伯民族主义理论的发展

一、费萨尔的阿拉伯民族主义理论

二、阿明·利哈尼和萨姆·沙乌卡特对民族历史的挖掘与民族命运的探索

三、爱德蒙德·拉巴斯、阿卜杜拉·阿拉伊利、阿布德·拉迪失·沙拉腊等人对民族、民族主义的界定

四、阿拉伯民族主义与伊斯兰关系的界定

五、阿拉伯民族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萨提·胡斯里和米歇尔·阿弗拉克

第四章“王政时期”泛阿拉伯主义运动之分析(1918-1958)

第一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阿拉伯世界

一、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的头号敌人奥斯曼帝国的崩溃

二、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新的敌人之一——西方殖民主义

三、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新的敌人之二——犹太复国主义

四、阿拉伯民族主义力量的壮大

第二节哈希姆家族领导下的泛阿拉伯主义运动

一、费萨尔的泛阿拉伯主义实践

二、阿卜杜拉的“大叙利亚计划”

三、努里·赛义德的“新月计划”

第三节埃及的泛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的建立

一、埃及的民族认同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埃及泛阿拉伯主义思想的发展

三、埃及与阿拉伯联盟的成立

第四节巴勒斯坦问题与泛阿拉伯主义

一、1936-1939年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大起义与泛阿拉伯主义

二、1948年的巴勒斯坦战争

第五节“王政时代”泛阿拉伯主义运动的终结

一、叙利亚政变与“人民时代”的开始

二、巴勒斯坦战争后巴民族运动的发展和阿卜杜拉遇刺身亡

三、埃及1952年“七月革命”与法鲁克王朝的覆灭

四、伊拉克1958年革命与哈希姆王冠的落地

第五章早期泛阿拉伯主义运动的特征、意义及失落原因

第一节早期泛阿拉伯主义思想和实践的特征

一、阿拉伯民族主义的起源

二、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属性

三、“阿拉伯民族”的概念

四、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的领导力量

五、民族觉醒和“王政时期”的斗争目标、方式和敌人

六、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在地区间的发展

七、阿拉伯民族主义者的队伍

八、阿拉伯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国家民族主义和教派主义的关系

九、在民族主义纲领中非政治领域的合作与统一思想

十、早期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总历程和隐忧

第二节早期泛阿拉伯主义运动的历史意义

一、民族发展的一条新路

二、国家构建的新理念、新方式

三、民族自我意识的唤醒

四、阿拉伯民族的重塑和新航向的确定

五、阿拉伯世界发展轨迹的奠定

六、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的世界意义

第三节早期泛阿拉伯主义运动失落的原因

一、外来势力的阻挠

二、阿拉伯世界内部的阻碍

结论

一、阿拉伯民族主义或泛阿拉伯主义内涵和本质

二、早期阿拉伯民族主义发展中两条线(基督教徒和穆斯林)的合流

三、早期阿拉伯民族主义发展的特点、意义

四、早期泛阿拉伯统一运动失落的原因

五、全球化视野中后发展国家或地区间的民族主义运动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阿拉伯民族主义是在近代阿拉伯民族觉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旨在争取生存、平等、独立、统一、发展等一系列民族权益的一种社会政治思潮和实践;它的出现是东西方文明碰撞、交流的结果,是西方民族主义思想与东方阿拉伯传统素材(如种族、语言、文学、传统、地域等)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明显的复合性特征。相对于西方而言,阿拉伯民族主义属于东方民族主义的范畴,带有明显的“防卫性”;阿拉伯民族主义一词虽然具有连贯性,但是其意义和内涵却是随着社会和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这些变化涉及意识形态、经济、宗教和社会等层面。本质上讲,阿拉伯民族主义或泛阿拉伯主义是新形势下,阿拉伯民族对未来探索的一条道路,是阿拉伯民族借以维护民族权益、发展自身的一种理论和实践工具。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强调阿拉伯人是一个民族共同体,渴望建立一个统一独立的阿拉伯国家,以实现新时期阿拉伯民族的伟大复兴。 早期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和运动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分别是民族觉醒和“王政时期”(该时段泛阿拉伯运动的领导者为传统社会上层人士,故此命名),时间跨度为1798年到20世纪50年代。在民族觉醒时期,阿拉伯民族主义经历了文化复兴的孕育阶段,最终迈出了走向政治诉求的一步。这一过程中,阿拉伯基督教徒起了先导作用,率先提出一种世俗的民族主义思想,并引领了19世纪阿拉伯世界局部地区的民族运动;而穆斯林阿拉伯人在19世纪末从伊斯兰现代主义和改革主义思想中分离出一种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最终两条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实现合流,且穆斯林阿拉伯民族主义者逐渐获得了阿拉伯民族运动的领导权。但是,当时奥斯曼主义依旧是大多数阿拉伯民族主义者难以割舍的情怀,导致了民族斗争目标的不彻底性——以改革的方式在奥斯曼帝国的框架内实现民族自治。然而,1908年革命后执政的新土耳其党推行的中央集权和土耳其化的政策破灭了阿拉伯民族主义者的幻想,使后者转向武装斗争、谋求民族独立的一面。最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爆发了阿拉伯大起义。但是,由于西方国家的背信弃义和阿拉伯自身的原因,大起义失败了,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并没有建立起来,但却陆续产生了一批新型的政治实体,其中一些领导人继续推动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 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迎来了第二个阶段——“王政时期”。在这一时期,阿拉伯民族主义理论逐步完善,并出现了萨提·胡斯里和密切尔·阿弗拉克等民族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在政治实践中,伊拉克的费萨尔国王、外约旦的埃米尔阿卜杜拉、伊拉克的重臣努里·赛义德以及埃及政府先后投入到泛阿拉伯民族运动的洪流中,特别是埃及后来居上,在其积极奔走下,最终促成了阿拉伯国家联盟的建立,而组织松散的阿盟的成立也宣告了泛阿拉伯统一运动的失落。其间,值得关注的是巴勒斯坦问题日益突出,并最终上升为泛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的另一面旗帜。但是,众阿拉伯国家最终也未能阻止犹太复国主义的建国计划,而巴勒斯坦战争的失败更是将领导阿拉伯民族运动的“贵族”推上了绝境,新兴崛起的中下层政治力量成为了他们的掘墓人,“王政时期”的泛阿拉伯运动宣告终结。早期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的特征是:第一,从起源上看,阿拉伯民族主义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产物,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烙印;第二、从思想特征和政治实践上看,阿拉伯民族主义属于文化民族主义的类型;第三,“阿拉伯民族”的概念经历了一个逐渐变化且不断扩大的过程,它最初仅包括阿拉伯东方,20世纪30年代以后阿拉伯西方才逐渐融入其间;第四、在早期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中,传统的社会上层政治力量居于领导地位;第五,在早期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的两个阶段(民族觉醒和“王政时期”)中,斗争的目标、方式和敌人各有侧重;第六,早期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在阿拉伯各地区呈不均衡的发展态势;第七,在早期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中,阿拉伯民族主义者的队伍派别纷杂,始终没有形成一支统一的力量;第八,阿拉伯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国家民族主义和教派主义之间存在着复杂关系:第九,在阿拉伯民族主义的纲领中,非政治领域的合作与统一思想后来居上,其中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合作尤为突出:第十,整体上看,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受到诸多历史和现实中形成的阻碍因素的困扰,从而决定了其在逆境中求发展的总路线,且一些先天不足的因子为其日后的挫折埋下了隐患。 早期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的历史意义:第一,民族主义在阿拉伯世界的兴起开辟了一条有别于传统的民族发展新路;第二,新型国家构建理念使阿拉伯人逐渐走出宗教/帝国范式,融入近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民族国家构建洪流;第三,民族主义的崛起唤醒和改造了阿拉伯人尘封已久的民族自我意识,使其适应新时期民族发展的需求;第四,民族主义思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塑了阿拉伯民族;第五,早期特别是“王政时期”的泛阿拉伯主义运动虽然看起来显得那么稚嫩,但却奠定了阿拉伯世界的发展轨迹:在民族目标上,谋求民族独立或自由成为全民族各阶层的首要共识:在民族统一的问题上,独立的民族国家间的全面合作逐渐取代政治上的统一:在泛阿拉伯主义的另一面旗帜——巴勒斯坦问题上,巴勒斯坦战争预示着武力解决方案的失败,承认以色列、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唯一的选择。第六,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在某种程度上支援、鼓励和配合了世界上其他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早期泛阿拉伯统一运动的失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盘踞在阿拉伯世界的外来势力破坏了阿拉伯世界地理、社会、经济、文化和精神上的统一,割裂了阿拉伯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阻碍了阿拉伯统一运动的发展,这可视之为外因,但是深层次的原因还要从阿拉伯内部找寻。内因包括:阿拉伯世界的政治结构和王朝间的利益纷争削弱了泛阿拉伯统一运动的群众基础和民族基础;在局部地区,宗教少数派及其宗派主义思想不断地否定和破坏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及其前提——对祖国的忠诚;阿拉伯世界中一些非阿拉伯民族的独立诉求挑战地区的统一;地区民族主义和伊斯兰主义阻碍了泛阿拉伯统一运动的开展;孱弱的国家主权限制了阿拉伯国家在民族事务上的能动性,而多样的政治体制则削弱了泛阿拉伯统一的政治建构基础;阿拉伯各地区或国家间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整体上的滞后削弱了泛阿拉伯统一运动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基础,等等。需要指出的是,众内因与外因之间、各内因之间普遍存在一种相互“策进”或联动作用,它们在破坏阿拉伯统一方面形成了合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