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编辑传播视角之守门理论与科技期刊审稿制度研究
【6h】

编辑传播视角之守门理论与科技期刊审稿制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分析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五.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编辑传播与把关理论

第一节大众传播视角下的编辑把关理论

一、国外学者关于“编辑把关”的研究

二、国内学者关于编辑把关的研究

第二节编辑传播理论的构建及其视角下的把关理论

一、编辑传播学概念的界定

二、编辑传播是对信息进行“把关”,决定受众能以什么方式来接受信息的传播活动,不同于其他主体的信息把关

三、编辑传播主体的把关功能与研究视角

第三节科技期刊的编辑传播及其审稿把关

一、科技期刊的编辑传播与信息传播

二、编辑传播主体对科技期刊信息载体——文字符号的控制把关

三、科技期刊编辑主体控制把关的具体形式——审稿

第二章科技期刊审稿制度研究

第一节科技期刊审稿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一、国外科技期刊审稿制度的起源

二、中国科技期刊审稿制度的起源

第二节科技期刊“三审制”的起源和发展

一、“三审制”源头考——出版系统的审稿体制

二、出版系统脱胎出来的特殊审稿制度——科技期刊的“三级审稿”制

第三节同人评审制及其在科技期刊中的运用

一、同人评审的溯源

二、科技期刊同人评审的研究现状

第四节实证调查——单盲、双盲、公开审稿方式的比较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及步骤

三、单盲、双盲、公开审稿返回时间比较

四、返回情况比较

五、审稿意见的文本分析及结果分析

六、小结

附录

第三章学术剽窃行为的审稿把关与人工-智能查新查重审稿系统的构想

第一节学术剽窃与审稿把关

一、学术剽窃行为的具体表现

二、现有剽窃的认定

三、科技期刊的责任——对剽窃论文进行把关处理

第二节期刊全文数据库下查新查重系统的构想

一、系统建立前提

二、系统结构

三、系统的实现及流程

四、系统功能

五、系统建构的现实条件

第四章从审稿失守案例看科技期刊审稿把关的制度性环境

第一节黄禹锡事件及把关失守

一、事件来由

二、研究质疑

三、Science和Nature的反应

第二节法律缺失、道德缺失与科技期刊守门缺失的反思

一、拷问学术道德——科技期刊审稿把关的尴尬与反思

二、国家法律法规的缺失——科技期刊审稿失守的制度性因素

三、科研从业人员学术道德的缺失——科技期刊审稿失守的道德性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力求梳理科技期刊审稿制度的发展轨迹,并为编辑传播学的守门理论和编辑审稿把关提供历史和理论根据,运用调查研究法、个案分析法等传播学研究方法对审稿制度作了全面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编辑的把关过程不同于记者等信息采集者的把关过程,编辑审稿把关对保证科技期刊的信息传播质量起着关键作用。现阶段,编辑审稿遵循三级审稿的原则,即编辑初审、专家复审、主编终审。科技期刊的三审制是从图书出版系统中脱胎出来的特殊审稿制度,其独特之处在于引入了“同人评审”机制。世界上最早应用同人评审制度的是1665年在法国巴黎创刊的《学者杂志》,中国学术期刊同人评审制度起源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在江苏吴县创刊的《吴医汇讲》,从时间上来讲,《吴医汇讲》虽然晚于国外120余年,但从具体的审稿把关实践上看,它要比国外审稿制度初创期的操作更加完整和严密。现阶段科技期刊的同行评审方式包括单盲审稿、双盲审稿和公开审稿3种方式,对3种审稿制优劣的争论在业界普遍存在。 通过对《西北大学学报》同人审稿样本的实证调查,表明现阶段双盲法是学术期刊最为可行、理想的审稿方式。为解决审稿把关失守的抄袭、剽窃问题,文章提出了以人为辅,计算机为主,建立人工一智能审稿系统的构想,即实现某种程度上与数据库中所存各语种学术论文电子文本的自动比对,进行文献查新、查重、查剽窃、查抄袭,必要时再辅以人工认定的过程,并对由此形成的学术评价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初步预测。研究结论认为: (1)审稿制度作为保障传播顺畅和有效守门制度性的因素,在科技期刊编辑守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一向被忽视的编辑初审把关是编辑传播的首要环节,应作为把关环节缺失修复或强化的重要方向; (2)科技期刊同人审稿把关制度已有340余年的发展历史,在中国也已有210余年的历史,其功过皆具,在信息时代网络传播突飞猛进的新形势下,如何使其不致成为海量传播和迅捷传播的拖累是今后迫在眉睫的任务; (3)科技期刊的把关守门涉及科研主体、主管部门、传播媒介、评价奖励体系等诸多环节,因此,要实现科技期刊审稿守门的最佳效应,除了具备相关有效的审稿守门制度外,科技期刊仍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媒介,上态环境,包括社会在制度、道德、法律上给予的支持和保障; (4)改造传统的“三审制”和“同人评审系统”,创建辅助性人一机自动化审稿系统,将会大大降低把关失守的发生率,实现有效把关守门并迅速提高编辑出版业率。 此外,人工-智能审稿系统的创建亦会意味着低水平重复研究及其相应的媒介发布平台--低层次的学术期刊将逐渐退出市场,从而间接实现了出版业的资源整合并提高了科技期刊对社会资源的利用率,期望一定程度上的机上审稿,将会成为21世纪期刊编辑工作的一场革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