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唐玄宗时期的佛教法术现象探析
【6h】

唐玄宗时期的佛教法术现象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印度佛教中的法术现象

第一节印度佛教对法术的态度

第二节印度佛教对佛教法术的应用与改造

第二章唐玄宗以前中国佛教的法术现象

第一节初传之际的佛教对法术的态度

第二节隋至唐玄宗朝以前对佛教法术的态度

第三章唐玄宗时期的佛教法术现象

第一节中国密宗的形成

第二节密宗法术的特点

第三节密宗僧人的神异

第四节法术的思想意蕴

第四章唐玄宗时期的佛教法术现象缘由探析

第一节印度密教的奠基

第二节唐玄宗时期的佛教界的环境

第三节法术的神秘性

第四节玄宗的崇异情结

第五节密法与中国文化的交融

第五章佛教法术现象的评价与影响

第一节法术在中国佛教中的地位

第二节佛教法术的宗教与社会影响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在佛教中“法术现象”主要表现为借助一定的力量或手段而表现的神通。它在佛教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一定角色。佛教初传入中国,就多表现其神通。到唐玄宗时期,由于中国密宗的兴起,佛教中突出了对“法术”等神秘现象的重视,展示出了与传统佛教不同的形态。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唐玄宗时期的佛教“法术”现象的探析,探索在唐玄宗时期,这一佛教史上的转折期,佛教界发生的变化,同时寻找出密宗在中国得以流传的原因及其法术对中国的影响。 从历史看,“法术”并非是原始佛教所独有,而是借鉴了婆罗门教中的一些因素。虽然在释迦牟尼时代一度遭到排斥与压制,却伴随了印度佛教的整个发展历程。在汉代之际,为了实现向中国传统文化靠拢,与中国民间的方术和道教的道术寻求共通点,吸引信众,宣传佛法,佛教多展示其神通性的一面。自此以后,不管是从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形态需要有一定的神秘性,还是佛教旨在营造神通的氛围,“佛教多神异”的面貌一直存在着。只是,直至唐玄宗时期以前,不论是佛教高僧对法术的运用还是对密法经典的传译都未形成一定的体系。 在公元七世纪,印度本土形成密教一派。唐玄宗开元时期,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位高僧的来华,把流传于印度的密法传播到中国。并且在中外僧人的共同努力下,开创了中国密宗。密宗传达印度密教的秘密成分,认为通过身、口、意三种密法的修持可以证得正果,宣传通过一定的仪式可以达到不可思议的境界。与其它的教派相比较,更为突出佛教修行中的隐秘性和神秘性的方面。在传法的过程中广泛运用“法术”的力量,由于密宗僧人的法术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解决政治困境、自然灾害等问题。伴随着佛教的中国化程度的加深,再加上唐玄宗时期整个佛学界对更新的需要、印度密教的基础、法术的有效作用及其唐玄宗本人的推崇,佛教中的法术大行其道,由“潜流”而成为“显流”。中国密宗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宗派,对以“法术”为代表的神秘性力量的追捧成为当时的一种趋好。 当然佛教的法术在佛法的传播中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宣传手段。即便是唐玄宗时期佛教法术十分盛行,最根本的还在于传播密法,传播密法的修持方法、得救途径、成佛理念。与前期不同的是,它不再仅仅扮演着手段性的职能,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某些密法的内容。从性质上看,佛教的法术揉合了婆罗门教和其它民间思想的因素,是“外道”进入佛法的表现。从佛教本身的发展历程上看,法术在佛教中的盛行实际上是佛法的异化程度上的加深,或者说是佛教在发展过程中对不同修行理念的实践,是修持佛法多样性的表现。不可否认,唐玄宗时期所表现出的与传统佛教不同的神秘主义形态,对整个佛教界及人们的思维形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加深了中国文化中对神秘主义的崇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