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因插入导致番茄表型变异及其蛋白质组差异分析
【6h】

基因插入导致番茄表型变异及其蛋白质组差异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部分前言

一.口服疫苗的研究进展

1.植物口服疫苗的优势和种类

2.用于生产口服疫苗的受体植物

3.植物口服疫苗的动物免疫和临床应用进展

4.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二.双向电泳技术的研究应用进展

1.关于蛋白质组学

2.双向电泳技术

3.双向电泳技术在植物差异蛋白分析中的应用

三.本文研究背景及立题依据

第二部分材料和方法

一.实验材料

1.植物材料

2.质粒

3.主要试剂

4.主要溶液:

5.主要仪器设备

二.实验方法

1.番茄苗的移栽及田间管理

2.植株形态学观察

3.植物总DNA的提取

4.大田移栽苗的ELISA检测

5.大田移栽苗的免疫组化实验检测

6.大田苗的双向电泳对比实验

第三部分实验结果

一.本项目前期实验结果

二.田间转化苗的PCR再鉴定

三.植株的形态学观察

四.转基因叶片的ELISA检测

五.免疫组化检测

六.转基因番茄和空白番茄的蛋白质水平对比分析

1.双向电泳实验体系的建立

2.蛋白差异分析

第四部分讨论

一.关于外源基因的遗传稳定性

二.关于变异

三.关于外源蛋白

四.关于双向电泳

第五部分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实验将整合有乙肝表面抗原(HBsAg)基因的樱桃番茄无菌苗,拣苗后移栽到FR间种植,通过适当的管理,获得了转基因番茄植株。主要取得了以下进展:1.通过PCR鉴定,HBsAg基因仍保留在转化植株中,初步说明外源基因HBsAg具有遗传稳定性。2.经过两年的大田种植后,转基因番茄植株在形态上都表现出与野生番茄植株的显著不同。前者叶片呈深绿色,肥厚似马铃薯叶,叶缘缺刻不明显,裂片少而大,小叶数目少。3.ELISA检测大田植株叶片蛋白证明外源乙肝表面抗原具有免疫活性。免疫组化结果在细胞学水平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结论。4.初步建立了应用13cm pH3-10 IPG干胶条的樱桃番茄双向电泳体系。5.通过双向电泳技术比较野生型番茄和转基因突变番茄叶片蛋白质组变化情况。分别在野生型和转基因型胶图上检测到699和545个蛋白点,其中有415个点匹配。大量特异蛋白的存在说明转基因叶片蛋白质组产生了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