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及其社会影响
【6h】

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及其社会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引言

1.1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1.2研究基础与现状

1.3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劳模运动的背景与缘起

2.1抗战前后边区落后的经济状况

2.2严重经济困难的威胁

2.3深入开展大生产运动的需要

第三章劳模运动的开展及其特点

3.1开展劳模运动的目标取向

3.2党和边区政府有关劳模运动的政策

3.2.1由指派劳模到推选劳模

3.2.2奖励劳模的相关政策

3.2.3宣传劳模的相关措施

3.3劳模标准的建立与提高

3.4劳模运动的发展特点

第四章劳模的类型及其角色特征

4.1劳模的主要类型

4.2劳模的角色特征

4.2.1优秀的劳动者

4.2.2模范公民

4.2.3有效的生产组织者

4.2.4群众利益的代表

第五章劳模运动的作用及社会影响

5.1劳模运动为边区群众发挥聪明才智提供了舞台

5.2劳模运动促进了边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5.3劳模运动推动了边区社会变迁

5.3.1有助于更新边区人民的思想意识与观念

5.3.2加快了边区原有社会阶层状况和地位的变迁

5.3.3改变了边区农村生产关系和人民社会联系

5.3.4有力的推动了二流子的改造

5.4劳模运动给其他根据地发展经济树立了样板

第六章劳模运动的历史启示

6.1必须将发展经济放在根据地建设的重要位置

6.2在生产中应当注重生态的保护与建设

6.3必须正确引导群众运动,确保其健康有序的发展

6.4充分学习和实践延安时期劳模的宝贵精神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开展的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运动,是边区发展生产和各项建设事业的一种新的、有效的组织形式与工作方法。选拔劳动模范是中共在陕甘宁边区遭遇严重经济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充分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首创精神,进而推动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政策。也是中共长期以来尊重劳动、依靠广大劳动者,群众路线的延续。劳模运动对边区新民主主义建设特别是生产建设乃至边区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劳模运动的深入开展,使得劳动光荣的观念深入人心;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联系,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有助于打破农村或地区间的隔绝状态,通过交流,先进生产力、观念与意识传播加快。更重要的是,劳模运动帮助边区克服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增强了边区民众抗战的信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