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陈正道“北上”电影创作研究
【6h】

陈正道“北上”电影创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意义

第一章 陈正道“北上”电影创作的背景及理念

1.1 陈正道“北上”创作简述

1.1.1 陈正道“北上”创作的背景及原因

1.1.2 陈正道“北上”创作的现状及问题

1.2 陈正道“北上”创作理念

1.2.1 “北上”前青春片类型创作

1.2.2 “北上”后多元化类型创作

第二章 陈正道“北上”创作特征

2.1 类型电影的多元化书写

2.1.1 “北上”创作的题材选择

2.1.2 悬念片

2.1.3 轻喜剧片

2.1.4 奇幻片

2.2 类型框架下的艺术表达

2.2.1 二元性叙事背景的设置

2.2.2 对内地社会现实的关注

2.3 善于变通的电影推广策略

2.3.1 内地化的商业包装

2.3.2 内地化的市场运作

第三章 “北上”作对国产类型片的启示

3.1 补足类型,优化创新

3.2 叙事先行,技术支撑

3.3 设置悬念,提升质量

3.4 回归理论,探寻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新世纪以来,随着台湾电影市场的衰落以及大陆电影市场的崛起,台湾电影人积极寻求电影市场的新发展,2010年大陆和台湾签订ECFA之后,台湾电影人纷纷选择“北上”寻求电影发展之路。“北上”不仅仅是一个机遇,对于台湾导演来说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在众多的“北上”导演集群中,陈正道成功的开拓了一条内地化的“北上”发展之路。借助ECFA之力台湾电影进入大陆市场的力度明显加强,台湾电影和台湾电影人在大陆市场的认知度有所提高,这既是台湾电影谋求复兴的一种市场态度,也是华语电影以大陆市场为中心之整合态势的表现。
  本文重点探讨陈正道“北上”创作的五部电影作品,分别是《幸福额度》、《101次求婚》、《催眠大师》、《重返20岁》、《记忆大师》。从导演这五部电影文本分析出发,分别从轻喜剧片、悬疑片、家庭伦理片等类型特点进行分析,涉及影片的题材、类型、人物、叙事、视听等方面。从《宅变》、《盛夏光年》到《幸福额度》、《101次求婚》、《催眠大师》等,不仅影片类型从台湾式青春片转向轻喜剧片与心理悬疑片,而且电影拍摄风格也逐渐发生转变。与以往创作的影片相比,“北上”之后陈正道开启了多元化的类型片创作之路。
  陈正道在选择“北上”之路时遇到诸多创作难题,例如,如何实现商业与艺术的平衡?这是导演在融入大陆电影市场时需要不断探索和解决的问题。为此,导演通过商业化的制作手段实现电影作品的艺术化表达,并且利用对大陆电影市场观众审美心理的精准把握,赢得一定的市场席位。此外,他在电影创作上始终坚持文本的价值体现,关注社会问题和小人物的情感状态等,不拘泥于题材,呈现出多元化的类型创作模式,他的“北上”之路对国产悬疑片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和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