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睫状体-虹膜-房水免疫应答途径与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机理的研究
【6h】

睫状体-虹膜-房水免疫应答途径与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机理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研究生导师和课题指导小组介绍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眼前房免疫学特征与角膜移植免疫的研究进展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睫状体-虹膜-房水免疫应答途径在角膜移植免疫中的作用,进一步揭示角膜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机理。 方法:建立两组BALB/C小鼠穿透性角膜移植动物模型,A组为同种异体移植组,供体角膜植片来自C57BL/c小鼠;B组为同种系移植组,供体角膜植片来自BALB/C小鼠。术后定期观察角膜植片情况,并进行免疫学和组织学检查。(1)CD4+T淋巴细胞检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角膜移植术后不同时间CD4+T淋巴细胞在角巩膜缘、睫状体-虹膜、前房和角膜植片中的浸润情况,判断其迁移路径;(2)虹膜-睫状体新生血管和淋巴管的检测:分别取正常小鼠以及角膜移植术后3、7和14天小鼠,制作虹膜-睫状体组织铺片,应用CD31和LYVE-1单克隆抗体(IgG)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虹膜-睫状体中新生血管和淋巴管在角膜移植手术前后的变化;(3)角膜和虹膜-睫状体细胞因子分析:应用RT-PCR的方法,检测角膜移植术后不同时间角膜植片和虹膜-睫状体组织内CD80、CD86、IFNγ、IL-2、IL-4和IL-10的表达;(4)角膜植片和虹膜-睫状体超微结构检查: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正常小鼠以及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后3、7和14天,小鼠角膜和虹膜-睫状体组织结构的变化,以及炎症细胞的活化和迁移情况。 结果:A组小鼠术后角膜植片逐渐水肿混浊,新生血管长入,于12天~20天内发生免疫排斥反应;B组小鼠角膜植片成活时间超过100天。免疫学和组织学检查发现:(1)A组小鼠术后第3天,角巩膜缘和睫状体基底部开始有少量CD4+T淋巴细胞浸润,7天时CD4+T淋巴细胞到达角膜植床以及虹膜和前房内,10天时在角膜植片中也能发现并逐渐增多,免疫排斥反应发生时达到高峰,此后开始减少;B组小鼠术后早期也有少量CD4+T淋巴细胞浸润,但拆除角膜缝线后浸润细胞迅速消失;(2)正常小鼠虹膜-睫状体中有大量血管,而淋巴管较少;A组小鼠术后虹膜-睫状体组织内淋巴管逐渐增多,植片排斥时达高峰,明显多于术前(F=18.078,P=0.000),而血管变化不明显(F=0.204,P=0.892);B组小鼠术后,虹膜-睫状体组织内血管和淋巴管均没有明显变化(淋巴管:F=2.022,P=0.181;血管:F=0.291,P=0.831);(3)细胞因子分析:A组小鼠术后,角膜植片和虹膜-睫状体组织内均检测到CD80和CD86,IL-10仅在排斥的角膜植片中表达,其它细胞因子均为阴性;而B组小鼠未检测到任何因子表达;(4)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小鼠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后,角膜植片、前房和虹膜-睫状体中逐渐出现炎性细胞浸润;虹膜组织明显增厚,血管增多,管腔内大量巨噬细胞向外渗出。 结论:睫状体-虹膜-房水免疫途径是诱导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另一重要通路;角膜移植术后,随着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虹膜淋巴管逐渐增多,可能参与了前房抗原信息的传导以及活化淋巴细胞的迁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