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陕西省5所高校为例
【6h】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陕西省5所高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总结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特色、难点及不足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介绍

2.1 概念界定

2.1.1 政治参与

2.1.2 网络政治参与

2.2 理论基础

2.2.1 参与式民主理论

2.2.2 数字鸿沟理论

第三章 陕西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分析

3.1 陕西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

3.1.1 问卷调查

3.1.2 调查情况分析

3.2 陕西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

3.2.1 高网络利用率与低网络政治参与度并存

3.2.2 线下政治参与与线上政治参与密切相关,且线上参与率更低

3.2.3 低网络政治参与度下的高理性化问题

第四章 陕西大学生网络参政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陕西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4.1.1 在线参与积极性不足

4.1.2 在线参与的随意化倾向较重

4.1.3 在线参与深度不够,政治效能感较低

4.2 影响陕西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因素分析

4.2.1 宏观因素

4.2.2 微观因素

第五章 完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对策思考

5.1 充分发挥政府在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中的主导作用

5.1.1 推进网络法制化建设,规范网络参政行为

5.1.2 打造政府网络平台,促进政府信息公开

5.1.3 加大政府宣传力度

5.1.4 完善政府应急管理机制

5.2 加大学校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促进作用

5.2.1 注重政治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5.2.2 引导参与,营造良好参与氛围

5.3 挖掘社会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提供条件的潜力

5.3.1 加强道德建设,依托媒体营造高质量网络参政环境

5.3.2 共同体成为培育参政新主体的有效平台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与传统政治参与相比,互联网拉近了政治与普通民众的距离,并带来一种全新的参政议政方式——网络政治参与。但是,由于经济基础、历史文化、政治心理、群体特征等宏观和微观因素影响,互联网应用于政治领域,并不全然如预想的那样带来公民政治参与的革新,反而产生了很多问题,如网络群体极化、网络暴力、网络民粹主义等。如何进一步提高网络政治参与意识、规范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催进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和有效,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陕西省5所高校近500名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与政治的距离依旧遥远,网络并未提高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意识。通过调查得知,陕西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存在高网络利用率与低网络政治参与度并存、线上参与与线下参与密切相关、低网络政治参与度下的高理性化三个特点。同时,陕西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存在以下三个问题:在线参与积极性不足;在线参与存在随意化倾向;在线参与深度不够,政治效能感较低。针对存在的问题,应从政府、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着手。通过推进网络法制化建设,规范网络参政行为;打造政府网络平台,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加大政府宣传力度;完善政府应急管理机制四个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此外,加大学校对网络政治参与的促进作用,注重对大学生政治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有序进行政治参与,营造良好的参与氛围。同时,挖掘社会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提供条件的潜力,加强道德建设,依托大众传媒营造高质量的网络参政环境,并使共同体成为培育参政新主体的有效渠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