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儿茶素对化学诱导的营养性肥胖大鼠大肠癌变的防治作用研究
【6h】

儿茶素对化学诱导的营养性肥胖大鼠大肠癌变的防治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肥胖作为Ⅱ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慢性疾病重要危险因素已经明确。近来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营养过剩和缺乏运动所导致的肥胖与大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与体内能量代谢失衡导致胰岛素抵抗、慢性炎症反应和肥胖相关因子异常表达有关。肥胖干预可能有助于大肠肿瘤的防治。茶自古以来就被认为具有去肥腻的保健作用。近年研究显示,茶中的有效成分-儿茶素具有减肥、抗癌、抗糖尿病等功效。本实验旨在研究营养肥胖性大鼠对DMH诱导的大肠癌变的敏感性以及儿茶素的干预作用。
   方法:Wistar清洁级大鼠80只,4-5周龄,雄性,体重134±20g,随机分为8组:1-4组为普通饮食组;5-8为高脂饮食组;3,4,7,8为DMH诱导的大肠癌组;2,4,6,8为儿茶素预防组。实验第20周末,所有大鼠禁食12h,戊巴比妥麻醉后心脏取血,分离血清进行血清学检测。各组分别分离大肠用于ACF检查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检测,评价营养性肥胖大鼠对化学诱导的大肠癌的敏感性,探讨儿茶素对大鼠营养性肥胖及化学诱导的大肠癌的防治作用。
   结果:1、大鼠的一般情况各组大鼠均存活,生长状况良好,饮食、饮水、行为活动均无异常。2、大鼠体重的变化 分组时两组大鼠体重无显著性差异,实验开始后各组大鼠体重呈增长趋势。前4周高脂饮食组大鼠体重略低于普通饲料组大鼠的体重,但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随后高脂饮食组大鼠体重开始迅速增加并显著高于普通饮食组(P<0.01)。无论是普通饮食还是高脂饮食大鼠,分别经过儿茶素和DMH处理后体重略有下降,但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经DMH和儿茶素同时处理后各组大鼠体重下降明显(P<0.05)。3、大鼠血清各生化指标的变化 高脂饮食各组大鼠血清TG、FFA、TC、LDL-C、FBG、FINS均高于普通饮食组,而HDL-C则低于普通饮食组,统计学意义显著(P<0.01)。儿茶素处理后高脂饮食组大鼠血清TG、FFA、TC、LDL-C、FBG、FINS均有所下降(P<0.05)。而儿茶素对于正常饮食大鼠血清各生化指标没有明显影响。4、大鼠血清瘦素水平变化 高脂饮食组大鼠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普通饮食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说明高脂饮食组大鼠存在着瘦素抵抗。而经儿茶素处理后(Group6和Group8)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下降(P<0.05)。5、大鼠血清TNF-α水平变化 高脂饮食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普通饮食组(P<0.01)。高脂饮食组大鼠经诱癌剂DMH作用后血清TNF-α更进一步升高,明显高于普通饮食DMH组和高脂饮食对照组(P<0.01),而经儿茶素处理后血清TNF-α水平则明显下降(P<0.01)。6、DMH诱导大鼠ACF数量的变化ACF全部发生于DMH处理组,而未接受DMH处理的各实验组,无论是普通饮食还是高脂饮食组均未出现ACF。7、儿茶素对DMH诱导的大鼠细胞增殖指数(PI)的影响 高脂饮食组的细胞增殖指数明显高于普通饮食组,DMH处理组的细胞增殖指数明显增高,应用儿茶素处理细胞后可以明显降低DMH诱导的大鼠大肠粘膜细胞的增殖,并且儿茶素对DMH处理的高脂饮食组的效果更加明显。
   结论:1、高脂饮食可诱使大鼠营养性肥胖并产生以胰岛素抵抗为中心的代谢综合征;2、儿茶素可显著降低营养肥胖性大鼠血清TG、FFA、TC、LDL-C、FBG、FINS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有效对抗高脂饮食引起的代谢综合征;3、儿茶素可有效降低营养肥胖性大鼠血清瘦素、TNF-α水平;4、营养肥胖性大鼠对诱癌剂DMH敏感性增高,ACF数量增多、PI值增高。儿茶素可发挥有效干预作用;5、儿茶素可能是通过减轻胰岛素抵抗、瘦素抵抗、降低TNF-α、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来防治大鼠营养性肥胖及化学诱导的大肠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