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80后”员工群体特征的有效激励研究
【6h】

基于“80后”员工群体特征的有效激励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思路

2.基础理论与国内研究新进展

2.1 基础理论介绍

2.1.1 内容激励型理论

2.1.2 过程型激励理论

2.1.3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2.2 国内研究新进展

2.2.1 同步激励理论

2.2.2 C型激励理论

2.2.3 全面激励理论

3.“80后”员工群体特征分析

3.1 “80后”员工概述

3.1.1 “80后”员工概念的界定

3.1.2 “80后”员工的成长背景

3.1.3 “80后”员工的现实角色

3.1.4 “80后”员工的实际工作表现

3.2 “80后”员工的一般岁代特征及人格特质

3.2.1 “80后”员工的岁代特征

3.2.2 “80后”员工的人格特质

3.3 “80后”员工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工作价值观

3.3.1 “80后”员工的基本价值取向

3.3.2 “80后”员工的工作价值观

4.对“80后”员工进行有效激励理论分析

4.1 “80后”员工群体特征对传统管理激励的新挑战

4.2 “80后”员工激励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4.2.1 “80后”员工激励中存在的问题

4.2.2 “80后”员工激励中问题的成因

4.3 对“80后”员工进行有效激励的原则性要求

4.3.1 满足“80后”员工个人需要的原则

4.3.2 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

4.3.3 综合运用激励手段的原则

4.3.4 奖惩与绩效挂钩的原则

4.3.5 激励方式与激励时机相结合的原则

5 对“80后”员工进行有效激励的案例分析

5.1 Y公司总体情况概述

5.1.1 Y公司的基本情况

5.1.2 Y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

5.1.3 Y公司“80后”员工激励现状

5.2 Y公司“80后”员工激励存在的误区及问题

5.2.1 Y公司“80后”员工的激励存在以下几点误区

5.2.2 Y公司“80后”员工的激励存在的问题

5.3 Y公司“80后”员工激励改进策略建议

5.3.1 采取个性化的激励方式

5.3.2 加强对“80后”员工的福利激励

5.3.3 制定正确的目标激励制度

5.3.4 正确运用情感激励

6.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学习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及社会评价等

展开▼

摘要

高素质的人才是企业在当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至关重要的资源,在这种激烈的环境中,想要获得持续竞争力,企业就必须努力做到吸引和留住这些人才,并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当今,“80后”是企业从业人员的主体并逐渐成为社会生活中各方面的核心力量。由于“80后”员工有很强的流动性和可塑性,使得他们与出生于六十、七十年代的员工在很多方面有所不同。“80后”追求在工作中享受快乐,希望得到更多的激励,对工作的需求也复杂多变,从而造成传统的很多管理方法和技巧,不能适应对“80后”员工的有效管理。因此,顺应这种已经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激励对象的变化,有针对性地改进企业的激励技术和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本文通过对“80后”员工的岁代特点、人格特质、基本价值取向和工作价值观等多层次的分析,概括梳理了“80后”员工的群体特征,提出了在对“80后”员工进行激励管理,应该依据其群体特征和他们的实际工作需要来制定具体的激励方式方法的基本策略;针对当前“80后”员工激励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确定了满足个人需求、兼顾效率与公平、综合运用激励手段、奖惩与绩效挂钩和激励时机与方式有机结合等激励原则;然后结合个案分析论述了对“80后”员工进行有效激励的具体内容。
  本文认为,对“80后”员工的激励,应当在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前提下,掌握相应的技巧和艺术。企业管理者要善于根据“80后”独有的特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理念,多样灵活的实施激励,“80后”员工的内在活力才能得以全面激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