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英汉社会灾难新闻语篇中被动语态人际意义的对比研究
【6h】

英汉社会灾难新闻语篇中被动语态人际意义的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1.2 Motiv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3 Methodology of the Study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2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ies on English and Chinese Passives

2.2 Previous Studies on Interpersonal Meaning

2.3 A Summary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Chapter 3 Theoretical-Foundations

3.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Halliday's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3.2 The Approaches to Realize Interpersonal Meaning

Chapter4A Contrastive Analysis on the Interpersonal Meaning of English and Chinese Passives in Social Disaster News Texts

4.1 A Data Analysis on Frequency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Passives

4.2 A Micro-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Interpersonal Meaning of the Passives

4.3 The Similarities in Interpersonal Meaning

4.4 The Differences in Interpersonal Meaning

Chapter 5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5.2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5.3 Limitations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

参考文献

AppendixⅠ

AppendixⅡ

致谢

Achievements

展开▼

摘要

人际功能是韩礼德所定义的三大元功能之一,它是指语言除传递信息的功能以外还具有阐释发言人的身份、态度、地位、信息的功能。通过这一功能,将发言人置身于某一特定语境中,展现他的态度,并意图影响他人的立场和行为。韩礼德指出,人际意义主要由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来实现。
  被动语态作为一种常见而复杂的语言现象,向来隶属语言学的研究热点。国内外众多知名学者对被动语态的探究主要集中于概念功能和语篇功能,较少涉及人际功能。在新闻报道中,关于汉语新闻被动语态人际意义的研究则更为少见。因此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作为理论出发点,对英汉新闻语篇中被动语态的人际意义进行比较研究是被动语态研究领域的一次尝试。
  本文试图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深入探析社会灾难新闻语篇中被动语态的人际意义,研究主要围绕如下三个问题展开:
  1.被动语态中蕴含何种人际功能。
  2.英汉社会灾难新闻语篇中被动语态出现的频率及分布。
  3.英汉社会灾难新闻语篇中被动语态人际意义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本文作者从“纽约时报”、“BBC新闻”、“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等主要的中外新闻媒体精选了30篇社会灾难新闻,英语和汉语各15篇,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研究。
  通过对比发现:
  1.被动语态在英汉新闻语篇中出现的频率不同,英语新闻中被动语态出现的频率更高。
  2.在语气系统中,两种语言在时态选择方面存在相似性。统计数据显示,在英汉新闻语篇中,过去时所占篇幅最多,其次为现在时,将来时出现的概率最低。过去时和现在时的使用不仅可以使新闻报道更具客观性,同时还能使新闻报道者摆脱责任,从而实现人际意义。
  3.情态系统中,英语中的“will”和汉语中的“会”出现的频率最高,这两个中值情态动词象征着记者对新闻报道的确定性态度,体现了报道的真实性。
  4.两种语言的被动语态在表达客观、突出主题、逃避责任、引起读者关注等方面具有相似性,在展现负面情绪和表示客观性方面又存在差异性。
  本文研究提供了更有效的线索和方法,使新闻读者能深刻理解新闻报道的意图和传递给他们的真实信息。同时,本研究对EFL教学也有一些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