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北干寒地区城市广场设计对策研究——以甘肃省金昌市人民广场为例
【6h】

西北干寒地区城市广场设计对策研究——以甘肃省金昌市人民广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1、绪论

1.1释题: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溯源:广场的定义、起源、演变及现代城市广场的特点

1.2.1广场的定义

1.2.2西方城市广场的起源、演变

1.2.3我国城市广场的历史与现状

1.2.4现代城市广场的特点

1.3问题的呈现:当前我国城市广场建设存在的问题

1.4问题的症结:我国城市广场建设问题背后的原因

1.4.1规划设计中单项封闭的思维方式

1.4.2规划中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维方式

1.5本文的思路及研究方法

1.6论文简要框架

2、研究对象的界定及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2.1我国西北干寒地区的范围界定及其自然条件和气候特征

2.2历史时期我国西北地区城市的开发和自然环境变迁

2.2.1我国西北地区城市的开发

2.2.2我国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变迁

2.3研究对象的界定

2.4论文所涉及的相关理论

2.4.1“生态基区理论”与“可持续发展”

2.4.2景观生态学理论

2.4.3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2.4.4城市生态经济效益理论

2.4.5动态规划设计理论

2.4.6环境心理学理论

2.5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状况

2.5.1关于城市和建筑设计中的生态观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2.5.2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中的空间效应、社会影响的研究

2.6小结

3、人的行为心理与广场环境的关系

3.1城市广场在我国西北干寒地区城市中的作用

3.2我国西北干寒地区城市广场中人的行为心理分析

3.2.1我国西北干寒地区城广场建设的兴起

3.2.2不同年龄城市居民的在城市广场中的行为特点分析

3.2.3在公共空间中人们户外活动的三种类型

3.3人的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3.4城市广场中影响人行为心理的空间实体元素

3.4.1广场周边的建筑

3.4.2广场中的硬质场地

3.4.3广场中的绿地

3.4.4广场中的水体景观

3.4.5广场中的建筑小品

3.4.6广场中场地的边界与人的行为

3.5我国西北干寒地区广场中实体空间的使用比较

3.6城市广场环境中影响人行为心理的不可见因素

3.6.1人对城市广场环境使用的历史情节

3.6.2广场周边建设用地的性质和建筑功能对广场建设的潜在影响

3.7小结

4、生态意识下的我国西北干寒地区城市广场建设

4.1我国西北干寒地区城市广场设计中的生态限制因素

4.2可持续模式对传统城市广场设计思路的挑战

4.2.1单纯古典美学标准下的城市广场设计思路

4.2.2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下的城市广场设计思路

4.2.3生态和可持续性观念下的城市广场设计思路

4.2.4走向可持续性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

4.3我国西北干寒地区城市广场建设中的总体设计

4.3.1确定合理城市广场规模

4.3.2建立完整的城市广场体系

4.3.3将城市广场设计纳入到城市局部地段进行整体设计

4.3.4构建城市广场在城市景观体系中的“绿核”结构

4.3.5考虑气候因素建设“四季广场”

4.4西北干寒地区城市广场内部环境的设计对策

4.4.1化整为零的广场空间处理手法

4.4.2广场中绿色植物的配置和绿色景观的设计对策

4.4.3广场中水环境和水景的设计对策

4.5重视城市广场设计中的生态技术支持系统

4.5.1充分发挥适生植物的生态作用

4.5.2充分发挥人工技术系统的辅助力量

4.6小结

5、西北干寒地区城市广场设计典型案例剖析(甘肃省金昌市人民广场及周边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

5.1典型的我国西北人造戈壁绿洲城市——金昌

5.2规划地段用地及建设现状

5.3建立城市“绿核”结构模式的广场规划设计思路

5.4整合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5.5构建多元化城市社会生活中心

5.6广场内部环境设计对策

5.6.1规划立意与构思“绿芯·家园广场”

5.6.2中心广场的结构规划

5.6.3中心广场地段平面布局和子广场的规划设计

5.6.4广场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5.6.5广场水景的设计手法

5.7小结

6、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展开▼

摘要

西北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但由于该地地处内陆、气候条件恶劣、交通条件差等原因,这里的发展较为落后。我国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及内蒙中西部深居欧亚大陆腹地,高山环绕,海洋上潮湿气流很难到达,终年在大陆气团控制下,因此气候干燥、四季分明,恶劣的气候条件和令人担忧的水资源状况是西北地区城市建设中不可回避的两大难题。随着近几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质量的不断提高,在我们的城市公共环境建设中如何面对这种人与自然界的矛盾变得更加紧迫。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类对自身和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对自然环境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化着。但是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气候不同的社会生活习惯都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态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开敞公共空间,作为高质量、多功能的城市空间形态和良好的户外公共活动场所,已成为人们迫切的需求。西北各地近年来都在进行旨在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城市广场建设,但由于地方建设决策机制不健全,城市广场建设成了地方官员们展示自我的实验场,追求新奇与时髦而忽略城市特色。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广场的生成及目前我国城市居民对城市公共空间多元化的需求,结合我国西北干燥寒冷的地区的自然生态和气候条件,从城市规划的宏观角度入手,对城市广场建设过程中的决策、规划和其自身的环境、空间和建筑形态进行初步的探索性和研究,尤其是如何在一种与恶劣生态环境的生存竞争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文章理论联系实际,有针对性的对我国西北干寒地区的部分城市广场进行调查研究,在大量的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我国西北干寒地区城市的广场建设和运营体系现状。并结合笔者参与的甘肃省金昌市人民广场设计实践,着重对我国西北干寒地区的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进行讨论,以求抛砖引玉,为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广场建设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