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语言学视角下当代建筑空间的若干艺术特征与表现形式研究
【6h】

语言学视角下当代建筑空间的若干艺术特征与表现形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研究缘起

1.2研究对象及内容

1.3研究方法

1.3.1分类研究方法

1.3.2语言学研究方法

1.3.3比较分析法

1.3.4图解分析法

1.4内容概述

1.5小结

第2章当代建筑空间的相关认知

2.1当代建筑空间的内涵

2.1.1创造活力

2.1.2情感本质

2.1.3形态艺术

2.2当代建筑空间的新特征

2.2.1空间的哲学性

2.2.2个人意志的表达

2.2.3全新的设计方法

2.3当代建筑空间的几种艺术倾向

2.3.1当代建筑空间的新现代主义倾向

2.3.2当代建筑空间的非线性倾向

2.3.3当代建筑空间的非理性倾向

2.4小结

第3章当代建筑空间的新现代主义倾向

3.1艺术形式特征

3.1.1光美学

3.1.2纯净的几何形式

3.2空间语义

3.2.1实体语汇表意的不自足性

3.2.2光修辞

3.3空间句法

3.3.1抽象

3.3.2网格——秩序

3.3.3层状空间——逻辑

3.4小结

第4章当代建筑空间的非线性倾向

4.1艺术形式特征

4.1.1自然美的实质

4.1.2分形艺术

4.1.3空间形式的模糊性

4.2空间语义

4.2.1语义的开放性

4.2.2多元指代与曲折转译

4.2.3外来系统的语义交换

4.3空间句法

4.3.1有序与无序的特定组合

4.3.2能指的修正

4.3.3无限可能的事件空间

4.3.4自相似的组织方式

4.3.5时间与空间的对话

4.4小结

第5章当代建筑空间的非理性倾向

5.1艺术形式特征

5.1.1对现实感和理性思维的动摇

5.1.2超然的“反观”

5.1.3梦幻式与异质性

5.2空间语义

5.2.1材料表意化

5.2.2矛盾修辞

5.2.3随机偶发

5.3空间句法

5.3.1裂解跳跃

5.3.2空间尺度的自主性

5.3.3怪诞的戏剧空间

5.4小结

第6章结论

6.1当代建筑空间艺术特征与表现形式的两方面来源

6.1.1思想蕴含在艺术形式中的重要地位

6.1.2大自然始终是艺术形式发掘的源泉

6.2从语言学角度看当代建筑空间多元美学共同发展的可能性

6.2.1相同的语境——存在背景

6.2.2语义的客观性——共同发展的基础

6.3创作和评价空间艺术形式的基本态度

6.3.1建筑空间形式的时代精神

6.3.2艺术是一种境界

6.4小结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进入了急速的思想与文化、经济与科技的蜕变、演进和发展的阶段,随之带来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变革。艺术创作上的美学思想和观点受到这些变革的影响,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极大的改变,获得了一种大胆地颠覆一切既有价值的反叛精神。正是这种新思想、新精神,造就了生机勃勃、多元发展的当代建筑。建筑空间作为建筑的灵魂,也随之成为这些新的美学思维的集中彰显之处。其空间形式较之以往,在功能布局上更加灵活,在精神表达上也更具独特性,所以,类型异常丰富,个性和时代性也更加鲜明。它们的自由、多变、抽象、含混以及相互之间的巨大差异,在给当代建筑师带来新视野、新思路的同时,也带给我们许多困惑和迷茫。在此背景之下,本文对当今纷繁芜杂的建筑空间进行了艺术倾向上的梳理;理性地分析了各种空间形式的具体生成手法;揭示了形式背后的内在本质和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
   文章明确了当代建筑空间三个方面的内涵,总结了它在哲学性、个人意志表达和设计方法上的新特征,此外,结合当代美学思维,归纳了目前主流和先锋的三种典型空间艺术倾向,它们分别是:新现代主义倾向、非线性倾向和非理性倾向。在理清这些基本认知的基础上,本文将语言学的方法引入到具体的空间形式生成手法的分析中来,针对不同倾向空间各自的美学观点及形式特征,结合国内外大量实例,分别从空间语义和空间句法两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其中,语义的方面,分析了能指和所指的关系,也就是空间形式和意义的关系问题,主要涉及空间构成要素以及各种意指方式所进行的表意,即它们实际“携带”含意的方式;句法方面,分析了事物的内部关系,涉及到空间各要素之间的组合规则。
   语言学的视角为研究形式迥异的当代空间,寻找到了一个共同的评价和考量的方法,这使得不同倾向空间之间的纵向关系变得异常清晰。从而使我们对于各倾向空间之间的深层联系和普遍规律有了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认清了三种不同倾向的空间在美学思维和空间形式上具有的两个本质上的来源,即包含在建筑之中的社会文化蕴涵和自然界所潜在的创造美的方式。从语言学的角度给出了不同倾向空间形式共生的可能性——相同的语境和语义的客观性。阐明了时代精神所给予建筑创作的内在力量,以及将美学思想融入创作手法以获得具有持久魅力的艺术形式的基本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