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运营模式的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6h】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运营模式的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运营的现状及意义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及研究框架

2 我国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运营模式

2.1 社会力量的定义与发展现状

2.2 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运营模式

2.3 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运营模式

2.4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运营模式存在的问题

3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运营的可行性研究

3.1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运营的理论基础

3.2 引入社会力量的必要性及作用

3.3 政府的主要职责

3.4 社会力量参与方式

3.5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运营的可行性

3.6 本章小结

4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运营模式的选择

4.1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的三个角度

4.2 企业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运营模式分类

4.3 企业参与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

4.4 基于 AHP 的企业参与模式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5 本章小结

5 社会力量参与模式的选择-以西安市为例

5.1 西安市保障性住房及公共租赁住房总体情况

5.2 企业参与模式

5.3 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

5.4 企业参与模式的模糊综合评价

5.5 评价结果讨论

5.6 企业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运营模式的选择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建议

6.1 本文的结论

6.2 相关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及参加课题情况

附录 2:调查问卷

展开▼

摘要

公共租赁住房作为保障房体系的重要补充部分,在改善中低收入者及家庭居住环境、减轻人民负担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公共租赁住房具有强大的社会效益,是带有公共性的准公共产品。我国政府承袭惯有传统,在公共产品的建设运营上既充当安排者又充当生产者的双重角色。在过去的三年期间,广泛采用政府主导、国有企业参与的建设运营模式,严重制约了我国公共租赁住房的发展,无法满足更多需求者的住房需求。因此,本文通过对国内部分城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运营模式的成功经验以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企业参与的模式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结合社会保障学、新公共经济学、委托—代理等理论,依据“公私合营 PPP”模式分析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运营的主要方式,并讨论了政府部门在社会力量进入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该承担的主要责任,最后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从家庭收入角度和运营机构经营角度分析了了企业或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共租赁住房的可行性。
  2.从建设方式和产权持有两个方面构建企业参与模式,通过对各种模式进行优劣势分析,从制度设计、政府政策、市场需求、社会经济和资金来源方面,得出了企业或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运营的主要影响因素,构建企业参与模式的决策指标体系,最后提出了决策指标的综合评价模型。
  3.本文结合西安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分析背景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从持有产权和代建两种模式出发,对西安市企业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运营模式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了西安市企业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运营的模式主要为代建,找出了影响企业参与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政府部门应该努力解决的方向。
  4.总结和归纳了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并针对目前社会力量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运营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在为企业参与模式决策提供指导的同时,也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了科学的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