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弗兰西斯·培根论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关系初探
【6h】

弗兰西斯·培根论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关系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1.3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思路

1.4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2.西方古代科学技术与工程的关系

2.1从科学技术史看西方古代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关系

2.2柏拉图关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思想

2.3亚里士多德关于“理论”、“实践”、“制作”的三分思想

2.4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与其关于制作的思想

2.5中世纪经院哲学关于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关系

3.培根在《新工具》中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3.1培根生活时代科学、技术、工程的发展状况

3.2培根对人类认知假象的揭露

3.3培根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工具论”的批判

3.4培根对经院哲学——神学的批判

4.培根关于科学及其工程技术关系的思想

4.1经验主义的认识论与归纳主义的方法论

4.2培根的科学知识观

4.3“知识就是力量”命题的解析

4.4科学理论知识与工程技术实践的关系

4.5近代“科学化”工程技术思维方式的建立

5.培根关于科学与工程技术关系思想的启示与反思

5.1“知识就是力量”的现实影响

5.2“知识就是力量”的理论价值

5.3“科学化”工程技术观的“唯科学”主义倾向

5.4科学与人文在工程技术中的融合

6.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弗兰西斯·培根曾早在400多年前就提出过“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命题,对于我们来说可谓是耳熟能详,甚至毫无新意可言。然而,当代跨学科的“科学研究”(Science studies)与“技术研究”(Technology studies),都相应提出了“技术化科学”(techno-science)这一建构主义知识论的新观念。这给我们带来了重新审视“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古老命题的新视角,因此,通过对“知识就是力量”命题的重新解读,将引导我们深入研究近代以来科学与工程技术之间的关系,进而对理论和实践历史性转向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启示。
  本文共由五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对本文研究论题产生的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等加以阐述,在此基础上,简述本研究的思路、内容和论文框架以及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以古代西方哲学-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关系为分析对象,通过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中世纪关于“理论”和“实践”关系思想的阐述,力图厘清古代知识论“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古代西方理论科学始终沿着本体论(上帝)→形而上学→宇宙论→自然哲学(物理学)这样一种自上而下的演绎路径来建构。并一直深受亚里士多德关于知识三分法的影响:即“理论”(episteme)、“实践”(praxis)、“制作”(poiesis)三者之间不但相互分离而且没有关系的主张。可以说,在漫长的岁月里,“理论知识”是没有“用”的。
  第三部分,通过对《新工具》的解读,在近代自然科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独立发展的历史背景下,来阐释培根对原有知识论的批判:1、用“四假象说”对人类的认知假象进行了严厉的揭露;2、对亚里士多德的以“三段论”演绎法为核心的形而上学“工具论”进行了批判:3、对神学外衣下的中世纪经院自然哲学进行了无情批判。力图克服理论沉思与功利无关的知识论传统,寻找与改变和控制自然的工程技术“制作”活动相关的“新科学”。
  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培根的科学知识观和“知识就是力量”内在的奥义:即人须具有可操作性“新科学知识”才能重新获得支配自然的能力。培根建立在感官经验和归纳法基础上的“技术化科学”的知识,不仅以其可操作性、有用性确保了它自身的真理性,反过来又通过“科学化技术”成为征服与控制自然的巨大力量。
  第五部分,分析了“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命题的重大现实影响和理论价值,并对其“科学化”工程技术观的“唯科学”主义倾向进行了反思、批判,力主科学与人文在工程技术中的融合起来,以益于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
  第六部分作为结语,总结了本研究的结论,并指出了它的不足之处与今后深入研究的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