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哲学政法>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
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

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

  • 召开年:2007
  • 召开地:广州
  • 出版时间: 2007-05-19

主办单位: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会议文集: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以事实与价值的缠结为基点,扩展R·普特南2002年发表的《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崩溃》的研究,指出著名的休谟问题有三个,这就是休谟归纳问题,休谟因果问题和休谟价值问题(我们能否从"实然"判断推出"应然"判断呢?)。第三个问题现已成为当代许多哲学领域(包括元伦理学、科学哲学、经济学哲学、生态伦理等)的争论焦点。
  • 摘要:第二次科技革命以来,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科技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科技在提高人类控制自然和人自身能力的同时,也存在着伦理方面的问题和隐患。本文从科技成果面临的伦理挑战入手,就其存在的原因进行相关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分析,建立一套完善的伦理规范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科技伦理的道德教育,培养科技伦理自律性等等。
  • 摘要:伦理学中存在着三种基本的道德哲学理论:德性论、道义论和功利论(或后果论)。依据康德的分类,伦理学属于实践理性范畴,因此,这三种理论自然也可以拓展到实践理性的所有领域。如果我们将科学研究活动也看成实践活动之一,那么,这些理论应该也是适应于科学活动的。在这样一种拓展中,历史上关于科学的理论(科学哲学)与实践理论的关系将是如何的呢?道义论的基本原则是:如果一个行动是道德的,那么其规则应该适应于所有道德主体。这个原则也称为可普遍化原则。后果论的基本原则是:如果一个行动是道德的,那么该行动应该对道德主体产生快乐效用。这个原则的后果后来被修正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快乐。德性论不是基于规则的理论,而是基于道德主体的道德品质的道德哲学。其基本观点是,道德行动是一个具有道德德性品质的人的行动,这样的人具有稳定行为倾向或习惯:德性品质具有历史文化的差异性。根据McIntyre的论述,“德性品质”是特定历史阶段中起榜样作用的特定人群的典型道德品质。如果我们将行动替换为“理论”,并对上述理论的其他部分作出相应的调整,那么,科学活动的实践理性也可以具有三种基本理论类型:道义论的科学观:如果一个理论是科学的,那么,该理论应该适应于所有与此理论相关的研究对象。后果论的科学观:如果一个理论是科学的,那么,该理论所预测的结果应该是能够为研究者所证实的。德性论的科学观:一个理性的科学性应该由研究者(即科学共同体)根据研究对象的特征历史地决定。,上述三种科学观立即会使我们想到科学哲学史上存在的三种类型的科学哲学理论,即证伪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应该说明的是,上述道义论科学原则是将“道德主体”替换为研究对象而得到的,而如果将它替换为研究主体,那么就有第二种道义论科学观:如果一个理论是科学的,那么,该理论对所有研究者都是同样有效的。诚然,这里的“有效”已经包含了后果论的理解。在这里,第一种道义论科学观强调的是科学理论的普遍性,而第二种则强调客观性。事实上,第二种道义论科学原则即客观性原则是后果论也遵循的,因为证实就包括了所有研究者都能够在相同条件下的证实,因此,第二种道义论原则与后果论是兼容的。因此,我们坚持道义论的科学观,即坚持科学原则的普遍性。我们反对德性论所蕴涵的相对主义倾向。首先,德性论本身也承认一定程度的一般性原则,例如在同一个科学共同体内就存在大家遵守的一般性科学原则;其次,这些一般性科学原则只是普遍科学原则在特定条件下的有内容的表达,而不是纯形式的,因此,它并不与纯形式的一般原则相矛盾。
  • 摘要:克隆的伦理问题是近年来生命伦理学争论的热点。其中一种观点是认为克隆人有违人类尊严,本文认为克隆人技术是对宗教神学的冲击,有损的是上帝的尊严,人类每一次的革命性的科学成就,都是在与上帝的尊严较量中成长的;而每一次科学革命最终都把上帝的尊严撕得粉碎而使人类文明获得进步。科学本身就是宗教神学的对立物,所以,一般来说,有损于上帝尊严的科学研究本身将意味着科学革命的到来;认为"克隆使人丧失尊严"的另一理由是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独特的个人尊严、品性和与生俱来的权利,克隆的人恰恰剥夺了这一点。人在实验室里的器皿中像物品一样被制造出来,是对人类生命意义的污辱,实际上,这是忽视了人的根本属性造成的。
  •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向人类社会的全面渗透,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辉煌和希望的同时,却也给人类带来了可怕的灾难与威胁,科技异化现象越来越凸显。许多严重的全球问题和社会问题开始困扰着人类,尤其是核战危机、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危机、人的单向度化以及幸福感下降等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人们应该对科技异化进行深层次的哲学反思,以探寻减小乃至消解科技异化的基本思路,最终实现科技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 摘要:科技创新意义重大,优秀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是多方面的:计算机技能,外语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遵纪守法,渊博的知识等等。对人才的定义与人才的素质作出科学的界定,其意义重大:一方面,有利于培养人才、选拔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市场经济选人用人,促进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的提高。
  • 摘要:企业技术创新要求国家政策的倾斜和指导,需要企业与科技人员合作、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走产学研共同发展的道路。本文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四个关键问题,说明了两者之间双向互动的关系,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一种思路。通过对企业与其四个关键问题在技术创新中的关系进行分析,从政策环境出发,促使企业与各种创新机制相结合,最终使企业实现技术创新上的不断突破。
  • 摘要:现代技术不同于传统技术的重要方面是其发展的计划性和自主性,正是现代技术的这种特征,展现出技术发展的二律背反:一方面,技术是人类理性有意识、有目的的产品,不断地实现着人类的理想;另一方面,技术又成为一种自主的东西并按自己的积累式演化发展着,离人类越来越远,成为某种试图将其自身规律强加于人类之上的外来力量。技术发展的二律背反是现代性困境的根源。一个可能的出路是在文化的意义上有意识地揭示技术发展的诱导效应。
  • 摘要:本文结合哲学和科技哲学的学科特点,通过举证介绍科技、哲学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联的理论和事例,探讨、研究的主要是科技哲学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紧密联系。让人们对科技哲学的学科性质、依赖的基础和瞄准的目标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 摘要:海洋科技是充满诱惑、神秘而又鲜为人知的研究领域;是21世纪人类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领域之一;也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它密切关系到国家的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和国防建设,因而许多国家正以极大地热情,根据不同的国情制定相应的规划,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广泛地研究、应用、发展海洋科技。海洋科技是世界各海洋大国激烈竞争的战场,也是我国科技未来发展极具潜力的研究领域,应当给予深切的伦理关怀。本文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海洋科技的历史发展、当代展现及未来憧憬,分析海洋科技发展的正负面效应,培养公众海洋科技伦理意识。
  • 摘要:科技领域女性的长期缺席,使得女性科技人员对社会发展的潜在贡献远未得到发挥。而传统科学观从建构伊始便充斥着男性价值标准,其负面作用已经越来越严重,因此需要女性意识的介入,消弭人与自然日趋紧张的对立关系。
  • 摘要:公众科学素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培养和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而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偏低,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们对科学精神的漠视以及对科学技术的功利价值的盲目崇拜,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本文试图从问题的一个侧面--公众科学素养的角度来研究公众与科学的关系,探索弥补这种鸿沟的途径。
  • 摘要: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强调自主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结合深圳、广州两市的实际情况,研究创新型城市的构建要素与实现路径,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 摘要:默顿认为:独创性是科学制度最高价值,对独创性的承认是科学家的基本需求,科学越轨是科学制度使然。这些观点在一定意义上解释了科学越轨行为出现之原因,但他的小科学视角未及全视科学越轨现象,其理论面对今天的大科学就显得苍白。
  • 摘要:类比推理在科学创新思维中起着重要作用,是科学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类比推理有其不同的模型,比如正类比、负类比、结构类比、功能类比、性质类比、因果类比等等。从创新思维的角度来看,可以把类比分为:一般交流过程中的类比和解决难题过程中的类比。在前一过程中,类比被用于在某个确定的论题上传递信息,而在后一过程中,类比则被用于生成对人们正在处理的难题的一种解决。同时,还需要在解决创新性难题的思维过程和解决非创新性难题的思维过程之间做出区分,在解决创新性难题的过程中,将会有新颖的类比被发现并被逐步展开:而在解决非创新性难题的思维过程中,则是从被很好地构设的类比中引出推论。我们这里主要探讨在解决创新性难题过程中的类比推理,而且将从语境理论和适应逻辑(Adaptive Logics)的视角来研究这种类比推理。所谓适应逻辑,就是一种特殊的形式系统,这种系统所刻画的是逻辑诃项的意义的适应性或灵活性。适应逻辑系统不仅包含演绎模式,而且包含特定类型的非演绎模式。从科学创新的角度来看,语境可分为四类要素:作为创新契机的特定难题、某些确定的条件、相关项目、相应领域的方法论指令。特定难题给出了达到特定目的的基本要求,难题的解决就意味着科技创新的实现;确定的条件是在特定语境中被创新主体看成必然性的东西;相关项目则是在特定语境中并不被看成必然性的东西;方法论指令则阐明为达到难题的正确解决应该或不应该进行哪些方法论操作。那么,怎样根据语境来完成科学创新中的这种类比呢?一般而言,人们总是从某个目标领域(一个对象、一类对象、一个系统等等)的难题开始,而这个目标领域则被一组不完全的约束条件所定义。由于难题的解决不可能在原初语境内被导出,所以,人们将首先通过使难题的解决能够(通过纯粹的演绎手段)被导出的方法来扩展相关项目。如果这种方法失败,人们将寻找一个扩展性领域,即相似的难题能够在其中提出而且在相关方面与目标领域相似的那种领域。如果找到这样一个领域,初始语境的相关项目将伴随着某些相似论断和某些关于原初难题的相关项目而被扩展。例如,如果某个人的难题是关于原子的内部结构的,他可以选择太阳系作为初始领域,进而,一方面以“太阳和行星之间的关系类似于原子核与电子之间的关系”这个断言来扩展原初语境的相关项目,另一方面又以与太阳系结构问题相关的项目来扩展原初语境的相关项目。在相关项目方面的这样一种改变,将会使确定的事物也随着发生如下改变:确定的事物将随着允许人们(基于相似论断)把原初领域的信息转换为目标领域的信息的那些具体规则而被扩展。这样,解决难题的语境因此而被修改,解决难题的推理则基于类比而做出。换言之,原初领域的信息被转换到目标领域之中,而这总是导致相关项目的进一步扩展。这样,如果类比推理过程是成功的,它就进一步导向难题的一种尝试性解决。
  •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又需要先进的生产力支撑,还需要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只有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因此,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然而不同的时代对科技创新人才的要求不同,本文将以和谐社会为视角,从科技创新人才的现状、科技创新人才对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意义、和谐社会对科技创新人才的要求以及如何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这四个方面来探讨和谐社会视角下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
  • 摘要: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以获得物质财富为目的的技术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引发了人们对生命伦理、网络伦理和环境伦理等方面的思考。本文主要从现代技术发展对环境的影响着手论述现代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的主要是破坏作用,现代技术的发展不是让人类生存环境改善的直接因素,并且即使某些国家和地区环境改善了也有其复杂的因素,并非是基于技术的发展的结果。
  • 摘要:科技伦理是对科技的负效应进行道德反思的阵地,集中体现了理性与人性的冲突:是科技与伦理的交叉点;也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相互作用中产生的聚合思想;并由此形成了一个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和自然本身复杂的交织面。当代科技正效与人类发展:科技的发展一“理”性的选择,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同时也是第一离心力。当代科技负效与人类生存:科技的滥用——“人”性的反思,科技是双刃剑。当代科技伦理:人类的兴亡的科技因素——理性与人性碰撞下的临界面:科技的规律是客观的,科技发展方向取决于人的主观,科技伦理是科学与人文的临界面,科技伦理是由人的理性与人性斗争下的结果。科技伦理对于人类的科技发展方向有一定的实际引领意义,也是由人自己对于认识、改造世界方式的负效应反馈的反思与应对,更是体现了人性与理性在现实的挣扎与对抗。和休谟价值问题(我们能否从“实然”判断推出“应然”判断呢?)。第三个问题现已成为当代许多哲学领域(包括元伦理学、科学哲学、经济学哲学、生态伦理等)的争论焦点。本文运用整体论观点解释了事实与价值的缠结关系,提出“厚事实概念”来补充普特南等人的“厚伦理概念”,由此证明从厚事实判断可以逻辑地推出价值判断,并从厚伦理判断可以推出事实判断,以这种方式反驳事实与价值二分,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二分,肯定地回答了休谟价值问题。控制论是一种系统科学的新工具,可以运用它来解释“是”与“应该”的关系以及“是”与“应该”的缠结,为广义价值论和深层生态伦理提供一种信息论的辩护。逻辑经验论继承休谟是与应当、图像与情感的形而上学二分法以及穆尔的称之为反“自然主义谬误”的事实描述与心灵直觉的二分法,把它发展到了顶点,成为经验主义的第三个教条。这个教条终于与他们的分析与综合二分的教条和观察与理论二分与还原的教条一起崩溃了。
  • 摘要:产业的形成已有长久的历史,对产业的研究多存在于经济领域,极少进入哲学研究者的视野。事实上,任一跨学科的发展都脱离不了哲学,产业也是一种哲学现象,需要对之进行哲学研究。本文从产业的含义以及产业与哲学的关联着手对产业哲学的发展、研究意义、产业哲学需要思考的一些问题等几个方面对产业哲学进行了论述,从中可以看出产业哲学发展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 摘要:处于技术时代的我们需要用现象学的方法去"解蔽"时代的表征物--计算机。本文从计算机本身、变化及其衍生物--计算机网络三个方面现象直观计算机的意义,并从人的角度尝试探讨计算机的本质定义。
  • 摘要:无差别原则及其悖论由来己久。当代归纳逻辑的创始人之一凯恩斯曾为消除这些悖论付出巨大的努力。本文介绍了若干重要的无差别悖论和对它们的一些尝试性解决,并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此方案的核心是对古典无差别原则加以试验机制的条件限制和提出从参数θ到f(θ)的线性无差别条件。
  • 摘要:技术异化现象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人们对技术带来的负效应充满了困惑。人的主体地位的丧失、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促使人们重新审视技术和批判技术。然而探讨现代技术异化的根源,不能只从技术层面去寻找。技术是人类生存实践的产物,技术形态和应用后果都是社会建构的,技术异化的根源也在于社会应用技术的主导模式。通过对劳动异化和技术异化的比较分析,认为技术异化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技术的人规模应用为前提的,根本的原因则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占据主导地位,劳动异化了。因而,技术作为资本的内在要求,是劳动受雇于资本的必然表现。马克思的劳动异化思想,对我们深入探讨技术异化的根源及其后果,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 摘要:文章首先简述了道德传播的背景转换,其后从道德传播途径的变化、传播过程的民主化等几个方面重点分析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给道德传播带来的影响。
  • 摘要:当今时代,我们在充分享受科技成果所带来的巨大福祉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人类所面临的诸多科技伦理问题。建设科技伦理对于科技的健康发展、社会的稳定,最终实现和谐社会,都是重要且必要的。本文从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分析科技伦理与和谐社会的关系,研究当前备受关注的科技伦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和谐社会理念下建设科技伦理的基本对策。
  • 摘要:当前,"生存危机"问题已被人们普遍意识到并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困境。本文就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所突显的威胁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存危机"问题试图从人性(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角度进行了一个方向性的归纳,进而对"生存危机"的根源及人们当下的危机意识作一个粗浅的探讨。
  • 摘要:在我国科学文化领域,由张功耀网上征集签名要求中医退出国家医疗体制所引发的中医废存之争以及由宋正海号召学者们联合签名要求科普法中废除"伪科学"提法所引发的大辩论,反映出来的许多问题很值得我国从事科学、科学管理、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的人们深入思考。对待科学文化领域中的论争不能通过行政干预、领导表态或把问题政治化的手段来解决;不要把"科学"作为审视、评判一切正或误、好或坏、去或留、存或亡的标准:科学同非科学、伪科学之间有确定的、公认的界线,不能以所谓的东西方科学差别、近现代科学与传统科学、近现代科学与21世纪新兴科学的不同来模糊科学的界线,借口反对西化、保护传统、反对还原论来否定科学。
  • 摘要:工程伦理(Engineering Ethics)既是一种职业伦理,又是一种实践伦理。一项工程活动除了经济技术因素外,还受政治、文化、道德、法律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因此,本文从跨学科的角度对与工程密切相关的伦理现象和伦理问题进行研究。首先论述了工程伦理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工程伦理主体的变迁,最后强调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人类要寻求"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就必须重视工程伦理的研究和普及。
  • 摘要:我国工程伦理学正值"起步"阶段,其学科建设方向是一个热门话题。生命伦理学已经在我国"起飞",其理论和体制化建设都取得瞩目成绩,并已在医学和生命科学技术研发中开始发挥对实践的指导和规范作用。借鉴生命伦理学20年的建设经验,就工程伦理学的建设提出几个建议:工程伦理学不能等同于工程师职业伦理;工程伦理学以实践为指向,但仍然需要构建本学科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工程伦理学在其体制化建设中,可以借鉴生命伦理委员会的建制,通过工程评估委员会对工程合理性的评估,发挥工程伦理学宏观层面的决策指导作用。
  • 摘要:充满着悖论的现代性,正被一种合理的"技术文化"取代,消隐人类的文化记忆。面对现代技术的极度张扬,人类应在文化的意义上恢复其经验的地位,对技术理性的宰制采取反思性立场。从后现代文化批判出发,分析后现代语境下技术文化所遭遇的"意义危机",厘清技术与人的本质之间内在的关联度,探析技术文化所隐匿的可能世界及其他对人类的可能意义。
  • 摘要:20世纪初泰罗科学管理形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科学程序观。科学管理的基本精神是科学精神,基本方法是程序化。科学管理之出发点的动作工时研究中蕴含着以科学规律为依据的科学程序,发现规律、建立管理体系,都遵循程序化方法。
  • 摘要:在自动化技术时代,由于技术本身的目的性而使得工程师对于某项技术的社会影响难以做出预测和控制,工程师最多只是技术进化中的一个要素。要抑制一些具有极端危害性的自动化技术的后果,必须由极权权威机构来控制和拥有整个自动化体系。
  • 摘要:科学技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为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撑,而且为和谐社会的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持和有力保障。因此,应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坚强的保障。
  • 摘要:大科学的出现,使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构建和谐社会就要从大科技文化观出发,做好基础性工作;重视确立和培育积极向上的科学精神;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手段;努力形成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氛围。
  • 摘要:技术预见是对于未来较长时期的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系统研究,它有别于技术预测,遵循所谓的"5C"原则。技术预见符合当代技术创新发展的新要求,在自主创新中能起到战略导航系统的作用。技术预见能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最有可能实现产业化的技术项目,为制定区域科技发展规划、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依据。
  • 摘要:本文提出了科学家社会责任缺失是公民科学素质低下的内在原因这一观点。从科学家的职业历史分化谈起,分析了科学家承担公民科学素质教育责任的必然性,并提出了科学家实现公民科学素质教育这一社会责任的几点途径。
  •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科技工作者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科学精神、科技伦理和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入手,重点分析科技工作者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主体作用、示范作用和先导作用。
  • 摘要:中国在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了利益主体多样化的趋势,不同的利益主体有自身不同的利益需求,这必然带来利益冲突和矛盾。而和谐社会要求建立社会全体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协调,无根本利益冲突,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气氛良好的社会。所以,消除社会利益结构的不协调,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利益协调: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入手,结合当前转型时期的主要利益矛盾和冲突的现实,提出了当前政府应该主要关注的问题,建立和完善利益协调机制。
  • 摘要:和谐社会不仅是一个多元相容的社会,更重要的是一个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不断创新的社会。我们认为,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社会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工具,是建设和谐经济环境的保证,是建设和谐政治局面的条件,是建设和谐文化氛围的途径,是调节整个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因而,应该以发展科学技术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 摘要:越是高层次的、能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行为,越是常与人们的精神境界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人类精神可以形成人们行为的一种内源性动力--精神动力。民族精神作为一种群体规范、一种群体选择,它首先要规范人们的行为:它要使社会状况更人道、更公正、更可人心、更合人意;与此同时,民族精神更要激励人们的行为:它要使自己民族的成员,在行为上更积极有力,更有效用--与其他民族相比更具有竞争力,包括使自己民族的科技创新以及科技带动下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超过其他民族。
  • 摘要:近代以来,科学技术成为人生活的重大事件:它不仅彻底地改变了人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和人的生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还从本体论意义上改变了人的生存方式甚至人本身,使人的生存方式发生并且还将继续发生无论怎么说都不夸张的深刻变化。今天,人们已经深刻认识到:理性和知识构筑的世界虽物质繁荣,生活便利,却同时伴随着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核武器威胁、此起彼伏的战火、家庭不稳定、青少年犯罪率上升、贫富悬殊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心怀叵测、社会陷入严重信任危机等种种社会不和谐现象。但诚如海德格尔所言,技术文明的危机不在种种具体症状,而在技术的本质一样,指责社会种种不和谐现象也并未抓到问题的实质和关键。社会生活的主体是人,人在本体论意义上的存在方式的改变或重构才是社会不和谐现象的深层原因和根本原因,是社会危机之所在!现代人的技术化存在方式已渗透人存在的各介层面:身心、家庭、社群、天人。首先是身心层面,其主要表现在人个体物质性存在与精神性存在的失和。然后由人身心失和发散到家庭、社群、天人层面。家庭层面表现在家庭地位每况愈下,家庭成员之间彼此隔阂;社群层面主要表现在族群、阶层、集团以及各社会成员之间关系失调;天人层面主要指人与自然之间严重对立。
  • 摘要:学术道德失范是近年来学界中存在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研究生中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也尤为明显。文章描述了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主要行为表现;分析了导致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主要根源;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整治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中的社会责任及相关措施。
  • 摘要:技术创新特指技术资源在商业上的成功应用。特定的技术创新活动具有显著的外部性,既可能表现为刺激产业创生、提高资源效率和促进经济繁荣等正外部性,也可能表现为污染环境、消耗稀缺资源和引发深层次的社会危机等负外部性。我们通常简单地采用"双刃剑"的说法来描述技术或者技术创新活动的两面性,因此只能诉之于理性的批判来直面技术或技术创新活动所引发的各种社会灾难和问题,而无法找到有效缓解各种技术负面效应的机制和策略。
  • 摘要:现代科技的发展给人类的发展带来巨大进步,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社会伦理难题。因此,研究现代科技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 摘要:在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正的实现与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探讨了卫生服务公正性与实现和谐社会的关系,分析了卫生服务不公正的经济和社会原因,提出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实现卫生服务公正的途径。公正性是人对制度的价值追求,是建立和完善卫生服务体系的道德向度。公正的卫生服务体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是基础性的,具有工具和手段的意义。现行的卫生服务体系有其自身缺陷,还不能充分满足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需要不断完善。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来说,和谐社会就是社会中的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应更关注人们社会权利的实现,更关注公平与公正。公正的卫生服务体系是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保障。卫生服务不公正,是社会大背景不公正在卫生领域中的具体表现。卫生服务领域中的不公正,又加剧了社会不公正,并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但公正的卫生服务体系又具有现实局限。转型期中的卫生服务体系既有结构性的冲突又有体制性的摩擦。建立健全公正的卫生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既是个理论问题,又是个实践问题。没有公正的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就不存在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历史和现实国情决定了卫生服务体系改革与完善的复杂性与渐进性。实现卫生服务公正性,首先要正确处理公平共和效率之间的关系,其次,要建立低水平、广覆盖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再次,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医疗卫生系统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卫生服务的公正问题也应该放到社会公正的大背景去考虑。卫生服务公正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是社会文明的组成部分,与社会的整体结构紧密相连。它涉及到政治、经济、伦理、管理、法律等各个领域,如果不借鉴已有的关于社会公正的各种科学理论,是难以解决好这个问题的。当然,对已有的各种公正理论不能不加分析地照搬照抄,应该看到卫生领域的特殊性,进一步深入研究健康、公正的各种表现形式和解决之道。只有营造好社会公正的大环境,才能真正做到卫生服务公正。
  • 摘要:21世纪是网络信息高速运转的时代,人类不可避免地走入网络生活。网络伦理问题也应运而生。本文纵观网络伦理问题的研究现状,将学界关于网络伦理已研究较为成熟的几个问题予以总结,并提出研究现状中的不足之处,对以后关于网络研究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一点看法。
  • 摘要:本文分析和论证了复杂系统存在的下向因果关系,认为,基于线性因果关系的还原论模型试图消解下向因果关系的论证是不成功的,层次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网络的整体,因此,因果还原论是需要超越的。在社会系统中,社会、组织和个人之间也存在着因果关系的网络,特别是下向因果作用在社会系统中是不可忽略的,是社会系统整体性的一个体现。因此,作为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个体主义,在解释复杂的社会组织现象时是不完备的,需要方法论上的整体主义的补充。
  • 摘要:克隆技术的发展使克隆人成为可能,与此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伦理学问题。然而克隆技术的发展不可能完全禁止,科技伦理应该采取开放的架构去积极地研究这些问题。克隆技术和科技伦理应该协调发展,科技伦理要为克隆技术的发展提供指导。目前,克隆技术应在科技伦理的指导下,有控制地发展。
  • 摘要:科技工作者是构建社会土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主体,科技工作者自身和谐的建设是其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在此过程中,美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它不仅有利于科技工作者身心和谐的养成,而且有力地促进了他们的人格和谐和发展和谐的建设,最终达致科技工作者自身和谐的发展。个体美育、家庭美育和社会美育是促进科技工作者自身和谐建设的三条基本途径和方法,效果显著。
  • 摘要: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常规技术设计,重要而关键的一步就是从问题辨别开始。本文根据以下两个基本分析框架--技术体系的演化与技术客体二重性,区分了技术问题的两个基本类型,并尝试在技术客体二重性的分析之上展开对技术问题的精细分析。
  • 摘要:技术行动的解释诉诸人的信念、期望等意向性因素,是一种意向性解释;经典科学解释旨在寻找规律或因果关系,最典型的是因果解释。一般认为两种解释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关键在于规则在解释中的地位。本文在亨德森的关联模型主张的基础上,修正了相关关系的语义条件,试图寻找技术行动解释与经典科学解释共通的平台。
  • 摘要: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成为主导型技术或"技术转型"的发生,必然导致"技术观"的转型:我们在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技术的含义已经不能涵盖新技术的许多特征,从而需要对技术的对象、技术的目的和结果等问题加以重新的思考,这种思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一般技术哲学中对技术的传统理解的"挑战",从而丰富了我们的哲学技术观。
  •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量了信息理论的兴起,量了控制论得到了高度关注。量子控制包括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等基本概念。量子控制显然不同于经典控制。量子控制的哲学研究才刚刚兴起,许多问题与问题域正在确定之中,我们提出了有待研究的量子控制的若干哲学问题。
  • 摘要:量子纠缠在科学哲学界激发了许多哲学争论,由它导致的一个引人注目的争论就是突现和还原的争论。其中,以哈姆普瑞兹、克瑞兹、梯恩为一方的突现论者,坚持认为量子纠缠是突现的一个范式,由此标志了还原论的终结;而以霍特曼为一方的还原论者却认为事实并非如突现论者所言的那样,量子纠缠恰好给我们提供了彻底的微观还原解释。本文一方面对发生在量子力学哲学领域内的这一最新争论进行系统性的介绍;另一方面,立足于他们的争论,本文将对突现、还原的关系做深化分析,其中将提出突现和还原间所具有的两种新关系:并存性和转换性,以此进一步拓展还原空间。
  • 摘要:计算机模拟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它辅助或替代了传统分析式的数学模型,提高了对复杂系统的认知程度;作为一种灵活有效的模拟工具,它积极参与建立知识框架,处理了用传统的实验方法不能进行研究的问题,是一种特殊的科学实验。
  • 摘要:由于贝塔朗菲的系统论和圣菲研究所的复杂性理论都宣称探讨事物系统的"涌现"或"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性质,导致许多学者认为复杂性研究只是在系统论研究范围内兴起的新思潮,殊不知"一般系统论"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在原理上大相径庭。前者研究的是动力来自整体、实行自上而下集中式控制的中心化的个体,后者研究的是动力来自要素、实行自下而上分散式协调的无中心的群体;前者认为无序性与系统性格格不入,后者认为有序性和无序性的结合("混沌的边缘")是能动系统存在的条件;前者产生于对还原论研究方法的否定,后者至少部分地回归了还原论或创立了新型的还原论,等等。总体来说,前者代表着对简单系统的研究,而后者代表着对复杂系统的研究,因此复杂性理论扬弃和包含系统论。
  • 摘要:资源共享是因特网发展的出发点和基本要求,而知识产权保护则要保护产权人的合法利益,两者之间有着深刻的矛盾和冲突,过度的知识产权保护将阻碍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过度的共享则抑制知识开发者的积极性,合理确定两者之间的汇聚点是有效、合理保护知识产权的最佳途径。
  •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许多事关人类生存和尊严的重大伦理道德问题,现代化突显科技伦理道德问题,呼唤科技伦理道德建设。为了克服科学技术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必须重视科技伦理道德的作用,构建和树立科学的科技伦理道德观。
  •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其中懂技术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目标。这就需要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只有提供充分的科技保障才能保证培养新型农民工作的顺利进行。科技保障主要有丰富农民的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的科技技能和增强农民科技观念这三方面内容。只有围绕这三方面内容进行努力,科技保障才能有效促进新型农民的培养。
  • 摘要:在对自主创新概念从方式和主体层次等不同视角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论证了自主创新各种方式与现代化各个阶段的内在联系,明确了自主创新是实现现代化的核心动力,并进一步分析了江苏自主创新和现代化的特点,以及江苏自主创新迫切需要解决的几方面问题。
  • 摘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在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医院内部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是医院的成功之路。本文通过阐述重点学科的定义,并根据我国部分省市医院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的基本情况,说明了在医院内部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概括为"五个有利于"。最后,对今后医学重点学科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技工作者不仅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而且责任更为重大而神圣。当下社会全球性问题众多,科技工作者不仅负有正面的、积极的普及科学和科学教育的责任,负有发展科技、经济、改善人们生活等方面的责任,同时也必然地应对科技成果负面消极后果,即对科学技术进步及其应用所造成的各种社会问题,甚至是全球问题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政府的责任则更为重大,至少直接与政府的有关管理部门相关。
  • 摘要: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和排头兵,广东城市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为进一步构建创新型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广东城市发展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对加快广东创新型城市建设意义重大。
  • 摘要:在未来社会中,一个国家的竞争能力彼人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利用知识和科学思维的能力。现在发达国家都把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放在重要位置。2006年我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出台,标志着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建设迈入了一个新台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已成为大众普遍的交流与传播工具,伪科学和迷信也借助网络的平台,大肆蔓延。在网络空间的维度里,我们更需要通过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来净化网络空间。
  • 摘要:社会作为系统而存在,和谐性就在其中。社会不仅要被合理地理解为系统,而且还要被合理地理解为复杂性系统,具有自组织、自适应、自调节、自发展的性质。由于社会冲突的存在,社会物质系统和思想系统各要素不断发生变化,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关键是社会系统内部具有合理的层次结构关系。
  • 摘要: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创设的"培根计划",经过400多年的历史发展,已经日益暴露其不合理性,它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为人类带来的灾难,以至于在某种程度上现代社会已经成为"风险社会"或者"灾难社会"。反思几个世纪特别是20世纪以来自然科技理性的"两面性",进而为"社会技术"走向历史前台创造条件,已经成为21世纪科学技术哲学的一种重要旋律,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21世纪应当是社会技术的世纪。
  • 摘要:由于实践的需要,社会创新研究正在逐步受到关注。本文从STS的独特视角,界定了社会创新的概念,分析了社会创新的意义,讨论了社会创新的过程。
  • 摘要:沈阳市委市政府决定通过实施以自主创新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战略,率先把沈阳建设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贯彻落实这一精神,需要我们立足于沈阳市实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加快沈阳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构建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和机制,打造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高地,大力发展创新文化等。
  • 摘要:广东省"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模式,建设创新型广东的战略构想。而要成为创新型广东,创新环境的营造十分重要,环境是创新的基础和保证。本文从营造有利于创新环境政策出发,分析了目前广东省科技体制改革、科技活动的基础条件、市场环境、金融环境和劳动力素质等方面的政策实施的现状,并分析了广东省创新环境政策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要通过培育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和制度环境、优化创新的金融环境、完善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几个方面来营造创新环境。
  •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人人有责。科技工作者在现代化建设中处于特殊的地位,其社会责任尤为重要。本文着重分析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科技工作者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加强科技工作者社会责任的几点建议。
  • 摘要: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本文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了社会和谐性与社会熵的本质联系,从系统的视角归纳了社会熵的主要形式、影响因素:并通过数学推导得出社会和谐性递减规律;最后就开发负熵流、改善社会和谐性的方法与途径作了初步探讨,为研究和谐社会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 摘要:针对学术界关于走出和走入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文章指出解决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在于坚持和完善人类中心主义。文章最后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合理的、实践的人类中心主义。
  • 摘要:创新与和谐是当今世界两个鲜明的时代特征。创新是世界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必然秩序,也是创新所必备的环境。和谐社会决不是一潭平静的死水,而是在快速发展、创新变化中所求得的和谐,像奔流向前的激流,似万物生机盎然的园林,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和谐。创新与发展是目标,而和谐是创新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要积极抓好创新文化建设,通过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吸引人才,凝聚力量,鼓励创造。积极开展创新文化建设不但能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还能为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本文作者首先论述了创新文化的内涵,即: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有关的价值观、态度、信念等人文内涵。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相关的文化形态。它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对创新的作用;二是如何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文化具有多重内涵,通常用来指一个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包括它的价值观、习俗、体制和人际关系等等。其次,作者把对创新起作用的文化区分为内在文化和外在文化。内在文化就是观念文化,外在文化即是制度文化。两种文化从不同的方向作用于创新活动。再次,作者通过阐述创新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创新文化对新型人才的培养,对推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各方面的积极意义。
  • 摘要:创建创新型城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环节,城市自主创新是创新型城市的核心要素。一个创新型城市,应是一个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都较高的发展型城市,并辅以其他社会创新要素,如创新资源、创新政策、创新机构和创新环境等要素,以支撑创新型城市的发展。因此,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与完善从某种程度上要依赖于诸如城市产业创新力、城市管理创新力、城市完善、和谐、运作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城市服务创新力和城市生态创新力等城市自主创新力,才能发挥最大的创新效能,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才能实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目标。本文主要是以广州市为例,从广州城市特点出发,分三个部分,分析广州城市全方位的创新力,以此来推动广州改建创新性城市的宏伟目标。
  • 摘要:创新文化概念的界定: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相关的文化形态。它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对创新的作用;二是如何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文化具有多重内涵,通常用来指一个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包括它的价值观、习俗、体制和人际关系等等。我们这里所涉及的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有关的价值观、态度、信念等人文内涵。以已有文化为基础,产生内在驱动力的创新性和开拓性文化。创新文化的特征和主要来源特征:(1)继承和沉淀性:本土历史传承的优良积淀。(2)包容性:全球化时代文化的整合,但注意是整合,而非“异化”或“同化”。(3)开放性、灵活性、可持续发展性。如:它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创意,追求的是一种长期效益,可持续发展。创意通过策划,文化则通过实践的历练等。主要来源:(1)文化基础:民族性、历史继承性的文化内容。(2)文化延伸:发展开放性的文化,包括他国文化借鉴的内容。(3)文化灵魂:独创性、开拓性的文化内容创新文化的模式(1)个体模式。个体模式是突出个体的作用、以个人价值观为核心、个人主义对创新起主导影响的创新文化模式。其总体特征是建立在个人主义的文化基础上,追求个体权力和自由,以个人成就来展现自己,追求民主平等。无论是思维方式、价值准则,还是人际关系的处理,都突出个人的地位和作用。最典型的代表是美国。(2)群体模式。典型代表是日本,最根本的特征是“群体创造知识”,倡导和坚持群体参与和从事创新。(3)主从模式。中国的创新文化模式是主从模式的典型代表。其根本的特征是在创新活动中,有一个“主”,其他为“从”;“主”决定“从”,“从”服于“主”;强调领导、隶属等级关系严明。创新是民族灵魂,科技创新为和谐社会构建注入强大的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科技创新力量,尤其重视技术创新中文化创新的内容和意义。科技创新的先导;科技创新之后巨大的宣传和推广作用。“大学精神”对创新文化形成有重要影响:第一,产生创新文化的巨大动力,主要应该集中在教育科研部门,尤其是高等院校。论述必要性和必然性。第二,“大学精神”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所关心,但却实为缺失的一部分。第三,创新文化建设。创新文化的建设在实践当中是复杂、系统的工程,必须有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