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保障性住房进入机制优化研究
【6h】

我国保障性住房进入机制优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2研究的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依据

3我国保障性住房进入机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我国保障性住房现状概述

3.2 我国保障性住房现行进入机制分析

3.3 我国保障性住房现行进入机制问题剖析

4国外保障性住房进入机制经验与启示

4.1新加坡保障性住房进入机制

4.2 日本保障性住房进入机制

4.3 英国保障性住房进入机制

4.4 国外保障性住房进入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5 我国保障性住房进入机制的优化设计

5.1进入机制优化目标

5.2进入机制优化原则

5.3 进入机制优化思路

5.4 进入机制优化设计方案及解读

6 我国保障性住房进入机制优化的实施策略

6.1完善配套政策法规

6.2 出台进入机制细则

6.3 建立个人诚信档案

6.4 建立收入核算系统

6.5健全动态监控制度

7 结论与展望

7.1结论

7.2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住房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住房问题由来已久,关乎民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我国保障性住房起步较晚,但随着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界对保障房制度中的各个环节展开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和讨论。保障性住房进入机制是公民享受住房保障的“壁垒”,起到科学筛选保障性住房保障对象的关键作用,也是优化保障性住房资源配置的重要流程。
  保障性住房进入机制是我国保障性住房领域的重要内涵,我国保障性住房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引起学界高度关注。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国内外学者从公共管理学、福利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宏观经济学等多个视角出发,对保障性住房进入机制的理论基础、标准线确定及相关法律体系的支撑等方面展开了研究,这些为本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在文章运用典型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方法、定性研究方法等方法,分析得出,我国保障性住房现有进入机制存在信息不对称、机制不完善、监督不到位等现实问题。在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的经验基础上,剖析我国保障性住房现有进入机制的缺陷和不足,综合几种分析方法,提出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保障性住房进入机制优化设计思路,提出了出台进入机制细则、建立个人诚信体系、健全监督制度、完善配套政策等相应的实施策略,为进一步推进我国保障性住房进入机制的优化提供了思路。

著录项

  • 作者

    张青芸;

  •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学科 行政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方永恒;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299.233;
  •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住房制度; 资源配置; 信息不对称;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