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公共空间弹性景观设计研究——以西安环城公园为例
【6h】

城市公共空间弹性景观设计研究——以西安环城公园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对象

1.3研究目的及意义

1.4国内外弹性景观的发展与现状

1.5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1.6论文研究方法

2.“弹性”与“公共空间”的概念

2.1“弹性”相关概念

2.2“公共空间”相关理论研究

2.3弹性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理解

2.4本章小结

3.城市公共空间弹性景观的构成要素

3.1弹性变化的因子——主体

3.2弹性触发的媒介——事件

3.3弹性作用的对象——空间

3.4本章小结

4.公共空间弹性景观设计原则与方法

4.1公共空间弹性景观设计的原则

4.2多维视角下公共空间弹性景观设计方法

4.3本章小结

5.西安环城公园弹性景观调研与设计探索

5.1西安环城公园弹性景观调研

5.2西安环城公园弹性景观设计探索

5.3本章小结

6.结 语

6.1研究结论

6.2创新点

6.3研究后续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参与的科研竞赛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二环城公园文昌门至建国门段空间使用情况调查表

附录三 图表目录

展开▼

摘要

随着快速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当代中国城市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面临着来自环境、人口、交通、气候、资源等方面的新问题。城市发展具有偶然性与不定性,目前城市公共空间广泛存在着不能满足市民变化需求的“硬性”问题,这造成了公共空间的失落。面对日益严峻且不断变化的城市问题,传统规划设计从空间平面布局、功能分区、形式元素等方面出发的思维方式显得十分无力。因此,一种能够满足未来发展变化的设计思维和理论方法,即弹性景观的引入就显得尤为迫切了。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弹性思维及弹性设计理论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随后,阐明了城市公共空间弹性景观的概念,通过相关理论和优秀案例分析了主体、事件和空间三个构成城市公共空间弹性景观的要素,并由此提出实践弹性景观的设计原则以及不同维度视角下的设计方法。最后,根据上述原则与方法对西安环城公园文昌门至建国门段进行了调研分析,总结出其硬性问题,并进行了针对性的弹性景观设计方案探索。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以后城市公共空间弹性景观设计的研究提供参考,能引起相关设计从业人员对弹性思维方法的重视,从而促进未来城市公共空间朝着富有弹性与生命力的方向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