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黔东南岜扒村水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研究
【6h】

黔东南岜扒村水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课题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范围界定及概念释义

1.4相关研究综述

1.5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1.6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2 岜扒村水基础设施的传统与现状

2.1 传统水基础设施中的乡土智慧

2.2 岜扒村水基础设施现状

2.3 基于乡土智慧的传统水基础设施废弃原因剖析

2.4 本章小结

3 乡土智慧的价值评析与机制修复

3.1 乡土智慧的保留

3.2 保留乡土智慧的价值评析

3.3 传统水基础设施机制修复

3.4 具有乡土技术的水生态基础设施案例借鉴

3.5 可与乡土智慧融合的现代技术

3.6 传承乡土智慧的水生态基础设施运行效果

3.7 本章小结

4 岜扒村水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策略

4.1 延续并修复传统水格局

4.2 村寨给水系统的完善

4.3 村寨排污系统的修复

4.4 水生态基础设施经济估算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

5.1 结论与创新

5.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附录一:水系统调查清单

附录二:岜扒村污水项目评估

附录三: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岜扒村作为黔东南地区典型传统侗寨,具有传统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体现出侗族特有的人与自然互为和谐的栖居图景。然而,水井、堰塘、排水渠等传统水基础设施及水环境格局如今却面临废弃危机。那么,岜扒村传统水基础设施如何换发青春,其中蕴含的乡土智慧如何得以传承,是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归纳总结等方法,挖掘岜扒村传统水基础设施中以物质和非物质要素呈现的乡土智慧,针对当前村寨给排水系统中存在的诸如水污染严重、不能满足村民日常需求等问题,剖析传统水基础设施面临废弃的关键原因是人口剧增导致水面积被侵占、道路建设导致水流动被中断,流水自净的能力逐渐瓦解等,加之水源不足及现代化工产品的进入,传统水流程已不能带动水流进行污水净化。通过乡土智慧的保留与价值评析及传统水基础设施机制修复研究,总结出最大限度修复传统水基础设施后所能达到的运行效果,此时仍不能完全承载现有污水量时,适度引入现代生态技术,最终得到一套可行的、适合传统侗寨的水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方法。
  主要研究结论:①传统水基础设施蕴含的乡土智慧有保留价值,可从扩展水面积、延长水流程、增加水深、植物与生物组合等方面进行传统水基础设施机制修复;②最大限度修复传统水基础设施后运行效果不能达标,可通过融合现代生态技术予以传承;③有助于类似侗寨水基础设施修复,但依然面对着我国农村水基础设施规划相关规范、标准的挑战。但传统机制的修复后的运行效果仍需时间的验证,对于逐步改善当前单一标准衡量乡村水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具有支撑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