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本杰明·巴顿奇事》从短篇故事到电影的重塑与改编研究
【6h】

《本杰明·巴顿奇事》从短篇故事到电影的重塑与改编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F.司各特·菲兹杰拉德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不仅是“迷惘一代”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爵士时代”的桂冠诗人。在其一百六十余部短篇小说中,《本杰明·巴顿奇事》是最具有魔幻色彩的翘楚之作。2008年,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获得者美国编剧艾瑞克?罗斯将这部小说进行了重塑与改编,并且以电影的形式再次投射到大众眼前,进而使这部同名短篇小说也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空前关注。
  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本杰明以丑陋的垂垂老态诞生,经历了与众不同的逆生长,最终变成一个婴儿在襁褓中无知无觉地死去。作为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的同名电影,它的成功无疑得益于小说本身的魅力,电影延续了小说的基本故事框架,但又对小说进行了重塑,使得电影更加符合现代大众的审美情趣,而不单单拘泥于小说作者对个人精神体验的重视。另一方面,电影的成功更在于其对小说巧妙的改编,从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编剧艾瑞克?罗斯的剧作风格和好莱坞电影固有的主流思维,即完美、普世价值的体现。
  本文主要着眼于小说和电影这两种文学载体,通过对比分析小说写作要素在小说与电影中的异同,深入探讨了电影中角色的重塑对小说主题改编的意义,并且阐释了一部改自经典文学作品的电影的成功在重塑过程中既要吸收保留原著中的精髓,又需要符合当代人的时代潮流进行必要的创作改编。其中还通过运用“二元对立”的文本分析理论和电影拍摄的“戏剧要素”来说明这两种文学载体的本质不同。
  论文主体章节由如下几部分构成:首先对比电影与小说在情节、设置和风格的异同,说明电影对小说的重塑无疑是一次再创作。其次展现了电影对小说角色的延续和重塑,并且从小说中“好女人”的缺失谈到电影新增的几位女性:本杰明的养母奎尼、情人朋友伊丽莎白和爱人戴西,这些女性角色的设置不仅展现了电影摒弃了菲兹杰拉德在小说中流露出的父权社会下对女性的打压,而且通过她们赋予了小说女性主义新的主题,丰富再造了《本杰明?巴顿奇事》的故事模式与内涵。最后探讨电影与小说主题方面所体现出的截然不同的人生观,菲兹杰拉德。
  小说中的社会疏离,精神荒原同样也体现在《本杰明?巴顿奇事》这部短篇小说中,但电影的向上性改编却使本杰明的一生焕然一新,其不仅展现了社会对他的包容,人与人相处的融洽,而且使小说的主题也焕发出新意,即:生命是独特的,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时间的早晚,唯有爱和勇敢面对,才是生命得到永恒的真谛。
  最后,针对短篇故事和电影的各自优势,提出了在重塑与改编过程中的一些建设性意见,并且通过对本杰明?巴顿奇事的短篇小说与同名电影的分析解读,阐释了一个从文本成功过渡到影视的实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