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现代城市地标建筑的美学审视
【6h】

中国现代城市地标建筑的美学审视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2 研究内容和目的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城市形象与建筑审美

2.1 建筑的文化内涵与城市形象

2.2 基于符号学理论的城市地标

2.3 城市地标建筑的价值功能与审美特征

第三章 功能主义美学与中国现代城市地标建筑

3.1 现代主义与功能主义建筑

3.2 中国的现代化与城市地标建筑

3.3 城市地标热映射出的社会文化心态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地标建筑的审美迷失

4.1 “权利审美” 的凸显

4.2 “时尚化”的流行病与全民娱乐

4.3 传统的失落

4.4 创新精神的缺乏

4.5 公众审美的无视

第五章 中国现代城市地标建筑的发展方向

5.1 后现代主义时代的建筑审美

5.2 “新东方主义”对中国现代城市地标建筑的启示

5.3 以“和”为核 多元共舞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个人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建筑是城市的表情,是文化的表达,更是时代的表现。地标建筑,从某个角度上讲它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载体与精神象征。从符号学的意义上讲,地标建筑一旦拥有了一段历史、一个符号或某种意蕴,这种符号建筑就成了人们与城市沟通的桥梁。一座建筑要想成为城市地标,它必须符合多方面的条件,具有一定的价值功能,体现出一定的审美特征。具体来说,它应该符合以下几点:标志性与象征性,时代性与领先性,独特性与多元性,相称性与审美性,历史性与文化性等。
  当下中国的城市建设正处于一个空前快速的发展时期,各个城市都竞相大力建设地标建筑,来达到追求城市个性张扬的目的,各地地标建筑由此出现了争相斗奇的景象。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这种新异的建筑语言,导致了城市空间秩序的混乱和视觉审美的失衡。其背后所折射的是贪大思维下的傲慢冲动、地标认知背后的身份焦虑、公共表达中的文化质感等社会文化心态。这种浮躁的社会文化心态造成了城市地标建筑的审美迷失,具体表现为“权利审美”的凸显、“时尚化”的流行病与全民娱乐、传统的失落、创新精神的缺乏和公众审美的无视。
  后现代主义所体现的人性化、多元化,以及对个性和文化内涵的凸显,使得城市建筑更加注重精美化、人本化、科技化、整体化和多元化。新东方主义集传统意识与现代观念、汇东方哲学与西方文化的新兴艺术观,代表了对过去文化内涵的重新理解,体现出钟情现在和怀念过去的双重审美情趣。它所带来的启示就是以“和”为核,多元共舞。在城市地标的建设中,应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所代表的多元精神,以“和”的理念来协调各种审美元素,在尊重本土化和艺术化的前提下,积极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理念,通过融合与创新来实现回归自然的审美追求,彰显“天人合一”审美理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