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抗战时期马栏革命根据地的民众动员研究
【6h】

抗战时期马栏革命根据地的民众动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1.4.1 本文的重点

1.4.2 本文的创新点

1.5 核心概念的界定

1.5.1 马栏革命根据地

1.5.2 “民众动员”的界定

2 马栏革命根据地民众动员的背景分析

2.1 国内时局的变革

2.2 中共的抗战主张

3 马栏革命根据地的民众动员机制

3.1 民主政权的建设是民众动员的保障

3.1.1 民众广泛参与民主普选活动

3.1.2 群团组织的建设发展

3.1.3 统一战线中的回民政策

3.2 调整经济利益关系是民众动员的关键

3.2.1 土地政策改革

3.2.2 扎实开展减租减息运动

3.2.3 多措并举促生产

3.3 文化事业是民众动员的精神动力

3.3.1 党的喉舌——《关中报》

3.3.2 文化战线上的繁荣景象

3.4 根据地民众教育与民众动员相辅相成

3.4.1 干部教育为革命提供智力支持

3.4.2 国民教育为革命提供人才保障

3.4.3 社会教育提高群众政治觉悟

4 马栏革命根据地的民众动员的启示

4.1 巩固了马栏革命根据地政权

4.2 提高了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

4.3 “马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马栏革命根据地采取多种措施,开展了广泛而又深入的民众动员工作,为马栏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边区革命政权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和探讨抗战时期马栏革命根据地的民众动员工作,不仅可以再现革命战争年代民众动员的历史场景,而且可以为推动新时期的民众动员工作提供历史借鉴。
  马栏革命根据地的民众动员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展开的。抗战爆发以后,中华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开展民众动员迫在眉睫。此时,关中分区党组织面临着政治基础薄弱、群众文化水平低下、物资严重匮乏等困难,为了最大程度上对民众进行动员,中国共产党在各个领域展开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动员工作。在政治方面,动员民众广泛参与普选,建立了各种抗日救亡群团组织,探索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回民政策。在经济方面,完善了土地政策,开展了减租减息运动,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劳动生产。文化方面,创办了党的机关报——《关中报》,组建了文艺剧团。在教育方面,分别从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全面展开工作。经过中国共产党的不断努力,最终形成了强大的人民力量,支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在马栏革命根据地的民众动员作用突出,表现在:一是支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二是巩固了关中分区党组织的发展;三是促进了陕甘宁边区各项事业的发展。
  总结中国共产党在马栏革命根据地的民众动员工作,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现实启示,主要有:一是要使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与民众动员工作形成良好的双向互动效应;二是要深刻做好政治动员,把握好民主政治参与的工作方向;三是要继承和发扬“马栏精神”,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