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语》“仁人”理想人格教育思想研究
【6h】

《论语》“仁人”理想人格教育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内研究状况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现有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重难点

1.3.1 研究思路方法

1.3.2 研究重点难点

2 “仁人”理想人格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仁”与“仁人”

2.1.2 “理想人格”与“人格教育”

2.2 “仁人”理想人格结构

2.2.1 以血缘心理为基础

2.2.2 以人道主义为表现

2.2.3 以实践理性为特征

2.2.4 以现实功业为目的

3 “仁人”理想人格教育内容与原则

3.1 教育内容

3.1.1 孝悌为仁之本

3.1.2 泛爱众而亲仁

3.1.3 礼乐射御书数

3.1.4 坚守夷夏大防

3.2 教育原则

3.2.1 有教无类

3.2.2 启发教学

3.2.3 因材施教

3.2.4 教学相长

3.2.5 学行合一

4 “仁人”理想人格教育途径

4.1 自身修炼

4.1.1 克己复礼

4.1.2 为仁由己

4.2 笃志好学

4.2.1 博文约礼

4.2.2 先难后获

4.3 躬行践履

4.3.1 敏于行仁

4.3.2 忠恕之道

5 颜回——“仁人”理想人格教育例证

5.1 基本遵循

5.2 固有缺陷

6 “仁人”理想人格教育影响

6.1 理论影响

6.1.1 改善人才机制

6.1.2 维护社会稳定

6.2 实践影响

6.2.1 培养志士仁人

6.2.2 塑造文化结构

6.3 现实影响

6.3.1 养成个体人格

6.3.2 加强徳智教育

7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处于“独尊”地位,其基本原则理念早已沉淀为中华民族稳定的文化心理结构,融入到中华儿女的血液之中。在纷繁卷帙的儒家典籍中,《论语》作为中国的“圣经”,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人格教育思想精华。其中的“仁人”人格教育思想,塑造了历代无数志士仁人的精神人格,支撑着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历史。而目前关于“仁人”理想人格教育尚未形成系统性的论述,因此,本文选取《论语》“仁人”理想人格教育思想作为其研究内容。
  文章以《论语》“仁人”理想人格教育为核心,共包括六章内容。第一章就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方法和重难点等展开论述。第二章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重点区分了“仁”与“仁人”、“理想人格”与“人格教育”等概念的异同,对文章进行了理论层面上的逻辑建构。并对“仁人”理想人格结构进行研究,奠定了全文研究的整体性框架。第三章是文章重点及难点所在,主要对“仁人”理想人格教育的内容与原则进行论述,是文章得以展开的理论基础。第四章是全文落脚点和实践价值的重要体现,指出了“仁人”理想人格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第五章运用案例分析法,将颜回作为“仁人”理想人格教育的例证。第六章从理论、实践和现实三个维度对“仁人”理想人格教育影响进行归纳,为全文做了一个完美的收尾。
  文章主要结论大致涵盖以下方面:一是参照李泽厚“仁”的结构:血缘基础、心理原则、人道主义、个体人格,并以此为基础,将“个体人格”从系统中抽离出来,归纳出“仁人”人格结构应是以血缘心理为基础、以人道主义为表现、以实践理性为特征、以现实功业为目的,具有相对稳定和自我调节功能的有机整体。至此,奠定了人物分析的整体性框架,为后文分析搭建了一个框架模式。二是得出“仁人”理想人格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孝悌为仁之本”、“泛爱众而亲仁”、“礼乐射御书数”和“严守夷夏大防”;三是认为“仁人”理想人格教育原则涵盖了“有教无类”、“启发教学”、“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和“学行合一”。四是指出人格养成途径表现在自身维度的克己复礼和为仁由己,好学维度的博文约礼和先难后获,实践维度的敏于行仁和忠恕之道。其中,自身修炼是为培养仁爱之德,笃志好学是为获取仁爱之智,躬行践履是为感悟仁爱之行,共同目的是为达至“仁”。
  本文重点和创新之处表现在,一方面,对“仁人”理想人格结构的归纳,主要以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一书中“仁”的结构为蓝本,转变研究视角,将“人格结构”要素抽象出来,对“仁人”人格结构重新建构。同时,在“仁人”理想人格教育内容原则和方法途径等两部分分析过程中,采用了案例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这与以往其他研究方式有所不同,也是全文研究的重点部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