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延安时期新秧歌运动研究
【6h】

延安时期新秧歌运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绪论

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选题目的

1.1.2选题意义

1.2研究背景

1.2.1国外研究动态

1.2.2国内研究动态

1.3选题依据

1.4.2创新点

1.5研究方法

2延安时期新秧歌运动的发展历程

2.1新秧歌运动的孕育

2.1.1传统秧歌的渊源

2.1.2“演大戏”和“关门提高”

2.2新秧歌运动的兴起

2.2.1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

2.2.2鲁艺与新秧歌运动的诞生

2.3新秧歌运动的发展

2.3.1蔚为壮观的创作队伍

2.3.2秧歌队的林立

2.3.3热情高涨的受众群体

2.4新秧歌运动的延续

2.4.2新秧歌辐射到其他解放区

3延安时期新秧歌运动兴盛的原因

3.1抗战背景下的时代需求

3.1.2大生产运动的开展

3.2文艺与政治的交融

3.2.1边区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3.3文艺创作情系民众

3.3.1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3.3.2深入群众,深入生活

4延安时期新秧歌运动的历史价值

4.1新秧歌运动的革命价值

4.1.1巩固了革命政权

4.1.2加强了军队作风建设

4.1.3团结了边区群众

4.2延安新秧歌运动文艺价值

4.2.1传承了民间秧歌

4.2.2培养了革命文艺队伍

4.2.3实践了毛泽东文艺思想

4.3新秧歌运动的社会价值

4.3.1普及了科教文卫知识

4.3.2歌颂真善美,揭露假恶丑

4.3.3革命胜利的象征

5延安时期新秧歌运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启示

5.1.1深入挖掘“日常生活”

5.1.2传承、创新传统文化

5.1.3多元化文化和谐并存

5.2文艺精神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5.2.1弘扬“延安精神”

5.2.2秉持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情操

5.3文艺发展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5.3.1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5.3.2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延安时期新秧歌由群众的自娱性活动到中共与群众的大联欢,由旧秧歌到革命秧歌的转变,它既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之后边区文艺工作者呈现出的新样态,又折射出中共改造民间艺术,坚持文艺大众化的心路历程及艰辛实践。传承延安精神,汲取新秧歌运动的成功经验,对新时期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不无启示。论文主要从宏观角度对延安时期新秧歌运动的发展历程、兴盛缘由、价值以及启示这四个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讨论和探究: 一、延安新秧歌运动的发展历程。由传统的民间秧歌转化为“革命”的“胜利秧歌”,延安新秧歌从孕育走向成熟经过了四个阶段:孕育阶段、初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和延续发展阶段。本章主要以延安文艺座谈会为节点,从创作队伍、秧歌形式、秧歌作品、受众群体等方面的发展变化系统阐释新秧歌在陕甘宁边区由备受冷落到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繁荣发展历程。 二、延安新秧歌运动兴盛的缘由。本章主要从历史、政治、社会、艺术等角度出发,多层面探寻抗战背景下文艺和时代需求的渊源、文艺同政治之间的关联、艺术创作与民众的联系,从而揭示出延安新秧歌运动兴盛的缘由。 三、延安新秧歌运动的历史价值。新秧歌运动作为革命胜利的赞歌,它的开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和价值。首先,新秧歌具有鲜明的革命色彩,承担着为抗战和边区文化建设服务的重要使命。其次,新秧歌具有独特的文艺价值,既是民间秧歌的传承,又是革命文艺的发展,更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实践;最后,新秧歌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促进了生产、卫生、文化等科学知识的普及,是革命胜利的一种象征。 四、延安新秧歌运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启示。作为一个特定的历史存在,新秧歌运动的成功经验对新时期加强党和政府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创新文化表现形式,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作为论文的落脚点,新秧歌运动是“革命”文艺创作与文艺大众化的深刻互动,是文艺宣传与政治动员结合的成功实践,不仅体现出文艺服务于政治、文艺服务于群众的社会功用,而且彰显出革命传统文艺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独特的历史魅力。我们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载体时,可以从历史和实践中汲取一些价值财富和宝贵资源。

著录项

  • 作者

    康茜;

  • 作者单位

    陕西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陕西科技大学;
  • 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贾钢涛;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I20;
  • 关键词

    延安时期; 新秧歌;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