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缺血再灌注对大鼠血脑屏障的损害及通心络超微粉的保护作用
【6h】

缺血再灌注对大鼠血脑屏障的损害及通心络超微粉的保护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独创性声明及保护知识产权声明

缩略语表

文献回顾

实验一:线栓法大鼠MCAO/R模型制作的研究

实验二: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超微结构与血清S100B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

实验三:通心络超微粉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

小 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及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 谢

展开▼

摘要

血脑屏障是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动态界面,是由脑毛细血管、血管外基质以及围绕的胶质细胞足突所构成,各种营养物质通过这个屏障提供给脑,各种代谢产物也通过这个屏障被排出脑外,是保护脑和调节脑内环境稳定的重要结构。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与破坏。这种神经组织结构功能的变化不仅是缺血后脑水肿和炎症反应等病理生理变化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药物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缺血再灌注损伤条件下,通过对血脑屏障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深入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有助于指导临床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阻断损伤的级联反应、减轻脑水肿、减少神经元死亡;对临床更有效地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国内的传统药物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已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一些研究也发现通心络可以在多个环节上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但其产生作用的具体机制却尚不清楚,尤其是对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的保护方面,尚缺乏有效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据,本课题对此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直接的实验依据。 目的: ①实验一: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血脑屏障在缺血再灌注后发生的病理生理改变打下基础。 ②实验二:研究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超微结构与血清S100B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 ③实验三:探讨通心络超微粉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①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O/R)实验动物模型并对模型效果进行评价。 ②采用Longa线栓法制作MCAO/R大鼠动物模型;应用硝酸镧示踪电镜观察血脑屏障通透性;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S100B蛋白,观察其分别在脑缺血2h再灌注0.5、2、6、12、24和48h时的变化。 ③7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手术组(36只)、通心络组(36只),其中后两组根据缺血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脑缺血2h再灌注0.5、2、6、12、24和48h组,每组6只动物;手术组与通心络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或通心络超微粉灌胃7d后;采用Longa线栓法制作MCAO/R大鼠动物模型后;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S100B蛋白;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的脑梗死体积。 结论: 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发生显著变化; ②S100B蛋白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的动态改变可较好的反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 ③通心络超微粉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的早期可以降低血清S100B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减少动物脑梗死体积; ④通心络超微粉可能通过保护血脑屏障而发挥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