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病变性质的探讨
【6h】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病变性质的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独创性声明及保护知识产权声明

缩略语表

前言和文献回顾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 图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 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为了澄清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nodularhyperplasia,FNH)的性质,利用基于女性体细胞构成组织内X染色体失活嵌合性的磷酸甘油酸激酶(phosphoglyceratekinase,PGK)及雄激素受体(androgenreceptor,AR)位点的克隆性检测和显微切割技术,进行了以下探讨:  1)对FNH整个病变进行克隆性检测,用HCC和HA组织作为参照病变;  2)应用显微切割技术从FNH组织切片上分离不同的小结节,进行克隆性检测,应用相应大小的病变周围正常肝组织作为参照;  3)选取具有PGK位点多态性的肝血管瘤标本,分离不同大小的瘤旁正常肝组织,提取DNA,测定肝脏组织克隆斑(patch)的大小及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以确认数据分析的可靠性。 结果表明:2例HA及4例HCC均为单克隆性,这与文献报道一致,反映了这两种病变的肿瘤性本质。共检查了4个FNH病变,直径1.5~5.3cm,均缺乏特征性的中央星状瘢痕,结果显示它们均为多克隆性病变。自FNH病变中共分离61个结节性病变,其中56个呈变异肝细胞结节(nodulesofalteredhepatocyte,NAH)形态,5个为普通再生结节。克隆性分析结果显示,56个NAH样病变中,除4个未扩增成功外,52个NAH中有21个(40.4%)显示X染色体失活嵌合性丢失,提示为肿瘤性病变;5个普通肝细胞增生结节及病变周围肝组织均为多克隆组成。研究发现,来自1个FNH病变中的14个单克隆小结节中,有2个与其它病变失活带型不一致,提示在同一个FNH中,存在着不同起源的NAH病变。 应用肝血管瘤旁正常肝组织进行的检测结果显示,正常肝实质克隆斑的面积小于0.8mm2,远小于FNH中各小结节(NAH)的截面积,说明上述检测结果是可靠的。 研究认为,FNH是由无数个NAH以及普通再生结节构成的,整个病变为多克隆性增生,但其中某些NAH病变已经是肿瘤性增生。克隆性检测有助于其与HA的鉴别,但所取样本必须是病变的整个切面或其大部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