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安地区汉族青年面部形态学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研究
【6h】

西安地区汉族青年面部形态学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与意义:
  广义的人脸审美标准本质上是面部各区域表面特征彼此之间达到协调一致,口腔修复、赝复、颌面外科、整形美容等学科的临床工作都依赖于普遍的、客观的面部美学规律。在面部众多形态学参数之中,线距参数(例如面宽度、面长度等)与角度参数(例如鼻唇角、面型角等)在人面部上定点明确、获取方便,对指导临床具有重要的作用[1,2,3]。目前,国内外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面部常用线距、角度的比较研究已有很多,报道其比例、均值及标准差结果文献众多。但不足之处在于上述面部线距与角度指标数量众多,临床选择时存在困难,尤其是相互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少有报道。[4]
  本研究目的是利用三维立体摄影技术,对西安地区汉族青年进行面部扫描并测量面部常用线距及角度参数的原始数据,据此进行个参数相关性的统计分析,初步获得面部各线距、角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及公式,藉此在临床需要时,可利用其相关关系推测出未知线距及角度。
  方法:
  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实验对象,共纳入100人,其中男女各50人。按照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伦理委员会要求签署知情同意。利用美国3dMD公司的3dMD Face System系统扫描软件进行头面部扫描。
  在扫描所获得的图像中选取符合要求的图像。利用3dMD Face System测量系统,按照所测项目进行定点。线距的测量是在相关表格中选择线距的两个端点,最终计算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导出表格;角度的测量方法是借助前期所定的点,在所需位点上进行自由定点,按顺序定点后测量三点确定的角度,记录角度数值。本研究共测量54个线距参数及12个面部常用角度参数。
  将数据整理录入,利用SPSS19.0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算面部各线距、角度之间的相关性,并计算相关性回归公式。
  研究结果:
  对相关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呈强相关(P≥0.7)直线相关性指标众多,本研究归纳出142对指标间有强相关关系。其中线距指标中垂直向指标较多(达134对,水平向仅1对),角度指标共7对呈现强相关性。虽然并不是所有的指标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本研究结果证明了面部形态各参数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这些相关关系即表现为日常所见的面部容貌的协调,因此依据本研究挖掘的面部指标相关性的结果应有助于临床更好地实现面部这种协调。
  本研究将主要结果整理成逻辑图以方便临床使用:
  1.以眉间点出发的指标中,眉间点至鼻尖点,眉间点至鼻下点,眉间点至人中点这三对指标形成的三边形;这个三边形与眉间点至口裂点形成的四边形;此四边形与眉间点至同侧口角所形成的五边形;12组指标之间与其中的某一图像均有相关关系。本研究中自定义点眉下点的相关指标数目与眉间点较为接近,至人中点的线距相关缺失,也存在以眉下点出发的三边形、四边形,大多情况下可两点以通用。
  2.鼻部指标中,鼻根点至鼻尖点、鼻下点、人中点、鼻翼点均与以上所提到的以眉间点出发所形成的三角形、四边形或五边形有强相关关系。鼻根部出发的指标也形成类似的黄金三边及四边形,在鼻部信息推导中十分关键。
  3.在唇部指标中,鼻下点至口裂点、鼻下点至下唇缘点及鼻下点至人中点三者之间具有相互相关关系。
  4.涉及瞳孔的指标中,人中点至瞳孔、口角至瞳孔均与眉间点至鼻下点、眉间点至人中点、眉间点至口裂点、眉间点至口角这些线距具有强相关关系。而瞳孔距则与眉间点至瞳孔、眉下点至瞳孔及内眦距这些指标具有强相关。
  5.在面部整形、全口义齿修复等治疗中特别重要的垂直距离,即面下1/3高度与鼻下点至人中点、口裂点、颏上点及颏前点这些指标显示其相关性较高,也彼此形成逻辑图,但与教科书中传统的认识(面下、面中与面上1/3高度一致)存在一定差异,仅在人群统计数据中三者的均值接近,对于个体而言的强相关并不存在。
  6.面部宽度数据相关性较少,说明面部宽度对不同脸型的人来说差异较大。
  7.在面部常用角度参数中,有5个角度之间的7对相关关系可以组成一个梯形逻辑图。这些角度涉及到面型、鼻部及唇部,也就是说鼻部、唇部及面型之间存在关联。角度的相关性可以和线距结合,共同进行相关计算。
  8.此外,还有一些数据之间并无明显的强相关,但统计学均值接近。内眦距与鼻翼宽;面上、面中及面下1/3高度;眉下点至人中点、人中点至瞳孔、瞳孔至口角垂直距离及容貌上面高;眉间点至口裂点与眉下点至口角;眉间点至口角与下颌角至颏下点;这些指标均值接近,但相关系数不达强相关要求。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面部线距和角度进行相关性检验,得到较多对面部参数的两两相关关系,整理出一套相关性逻辑图,有助于指导临床更好地实现协调、正常的面部容貌。而这些相关性结果进行详细分析,按照临床应用进行分组后,如按照鼻、唇、面下高度等,这些具体的关系可以供临床医生用已知或易获得参数推导未知参数值,从而指导临床工作。其中某些未表现为强相关的,与传统观念有差异,这些也是本研究组将来关注的重点。
  受样本数目以及民族、地区、年龄等因素的限制,结果会有较大差异,但本研究主要是验证相关性检验在面部形态学分析中的科学性及实用性。相比先前研究中所应用的均值及标准差、比例等更加准确,在临床应用中可以更为便利,所得结果更符合生物学要求,实现精准化、个性化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