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西省2004年成人慢病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6h】

山西省2004年成人慢病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中国成人慢病相关危险因素监测系统的建立

个人简介

致 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掌握慢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分布,了解主要慢病患病情况,分析慢病相关危险因素对慢病的影响,从而为我省慢病防制制定相关政策和干预策略、采取有针对性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太原市杏花岭区、阳泉市平定县、运城市绛县三个监测点进行调查。现场调查按照中国慢病相关危险因素监测方案总体安排,统一问卷,统一方法,对调查对象采用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两部分内容。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进行主要慢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整理和统计分析,用频数法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计算患病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多因素统计分析。 结果:共调查18~69岁居民1330人,其中男性517人,占38.9%;女性813人,占61.1%。慢病相关危险因素调查结果如下: 1.调查人群吸烟率为30.1%。男性为69.8%,比1996年吸烟率(61%)上升了14.43%;吸烟开始的平均年龄为23岁。被动吸烟的主要场所是居室,占69.7%。调查人群饮酒率为36.5%,男性饮酒率是女性的15倍。对于吸烟和饮酒调查结果都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吸烟率、饮酒率增加。不同职业的人群吸烟率和饮酒率也有所不同。 2.本次研究中就体力活动与锻炼进行了调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仅占27.4%,且18~岁组和30~岁组人群所占比例更低,分别为7.5%和16.3%。 3.1330人中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29.8%、24.1%。男女肥胖率分别为17.6%和28.2%。女性体重指数比男性高(x2=23.188,p<0.05)。不同年龄组的超重、肥胖率也不同,超重率最高是30~岁组(32.1%);肥胖率最高的人群是50~岁组(28.3%)。体重指数随年龄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x2=29.026,P<0.05)。 4.未享有卫生保健服务的人群发生慢病的危险性是享有各类卫生保健者的1.327倍,95%C.I.为(1.121,2.284)。大多数人尚未能享有卫生保健服务,享有卫生保健服务者仅占总调查人数的36.5%。城市享有卫生保健的比例高于农村。近五年未做健康体检的占到了调查人数的84.3%。 5.在1330例调查对象中,有393人(29.55%)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慢性消化系统疾病、颈腰部疾病和骨关节疾病比较多发,患病率分别为5.34%、5.19%和4.89%。其次为心血管疾病、口腔疾病,均为3.61%。 6.年龄、体重指数、向心性肥胖情况、吸烟、饮酒等因素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慢病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文化程度、城乡差别、精神因素、卫生保健服务等社会因素也影响着慢病的发生。 结论: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人群吸烟、饮酒情况分布不同。人们尚对锻炼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中青年尤甚,是慢病的发生的很大的隐患。肥胖与多系统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预防与控制肥胖对慢病预防至关重要;大多数人尚未能享有卫生保健服务,且近五年未行健康体检者比例很大;文化程度、精神因素、地区差别等社会经济因素对慢病的发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提示慢性病的发生不仅仅与行为因素有关,而且与社会因素也有密切的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