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炭疽减毒活疫苗A16R粘膜免疫和细胞因子作用的研究
【6h】

炭疽减毒活疫苗A16R粘膜免疫和细胞因子作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主要缩略语表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前言

第一部分 炭疽疫苗A16R粘膜免疫的检测及其分析

第二部分 细胞因子在炭疽疫苗免疫中的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炭疽杆菌对巨噬细胞的作用

附 录

个人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本文通过对炭疽减毒活疫苗A16R滴鼻途径与皮下免疫途径的免疫效果比较,为新的免疫途径提供实验及理论依据,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简便、安全的免疫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免疫后不同时间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试图对细胞因子在疫苗免疫后的作用作一阐述。 方法:本试验的小鼠分为滴鼻组、皮下组和对照组,以相同剂量(5×107CFU,相当于人用剂量的1/20)免疫4次,每周免疫1次,4次免疫后7天及末次免疫后30、60、90天收集血清及鼻通道、肺灌洗液,小肠和阴道冲洗液。使用ELISA方法检测炭疽特异性抗体IgA、IgG及其亚型(IgG1、IgG2a和IgG2b),分离鼻相关淋巴组织(NALT)、鼻通道(NP)、脾(SP)、小肠PP结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表型的变化,用强毒株进行腹腔攻击检测疫苗保护力;用相同剂量腹部皮下免疫小鼠,在第一次免疫后4、16、24小时,第二、三次免疫后24小时(每次免疫间隔1周)及攻毒后12天,分离小鼠肝脏总RNA并反转录成cDNA,通过PCR法扩增IL-6、MCP-1、CD86、CD64、IL-1β、TNF-α、IL-4和IL-2等细胞因子,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结果。 结果:5×107CFU炭疽减毒活疫苗A16R免疫后,皮下免疫途径可诱导较高的血清特异性IgG抗体,但未能诱导IgA抗体,滴鼻免疫既可诱导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又可诱导IgA抗体及多个粘膜部位sIgA抗体。两组IgG1/IgG2a比值均高于对照组。攻毒后皮下组全部存活,滴鼻组保护率达80%。流式结果表明,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NA中对照组<滴鼻组<皮下组;PP中皮下组<滴鼻组<对照组;在SP皮下组<对照组<滴鼻组。CD3+/CD45+T淋巴细胞比值:NA、PP中皮下组<滴鼻组<对照组;NP中对照组<滴鼻组<皮下组;SP中对照组<皮下组<滴鼻组。末次免疫后30天、60天、90天同末次免疫后7天相比,特异性抗体水平的大幅下降主要发生在末次免疫后7~30天,之后抗体水平下降趋于平缓。各粘膜部位抗体下降速率有一定规律性:鼻咽冲洗液>阴道冲洗液>肺冲洗液。细胞因子IL-1β、CD64和CD86在各免疫时间点均可检测到,表达量稳定;MCP-1在免疫后早期未检测到,但在第一、二、三次免疫后24小时连续得到稳定表达。第二次免疫后24小时所有分子均可检测到,且各分子mRNA表达丰度较其他时间均高;第三次免疫后24小时除了IL-4和IL-6未检测到外,其余分子也都可检测到。在攻毒后存活的小鼠体内检测到IL-1β、CD64、CD86和少量的IL-2。 结论1.疫苗的鼻粘膜接种可以诱导粘膜免疫,也可以诱导系统免疫,粘膜免疫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2.在免疫过程中随着细胞因子及粘附分子的表达,天然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相互作用,使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有机地结合,在免疫应答的不断强化后,细胞因子、粘附分子、趋化因子与APC细胞、T、B淋巴细胞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免疫应答的表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