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古法与野趣——杨凝式行草书技法的阐释与转化
【6h】

古法与野趣——杨凝式行草书技法的阐释与转化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第一章 唐末五代的杨凝式及其行草书经典

第一节 时代的造就——避世佯狂杨凝式

一、生平

二、唐末五代时期特殊的历史文化环境

三、若癫佯狂、避俗遁世

第二节 杨凝式行草书经典

第二章 “下笔便到乌丝栏”——杨凝式行草书技法的阐释

第一节 古法的汲取——对晋唐法度的梳理与传承

一、宗师唐法

二、追溯魏晋

第二节 野趣的构建——反常合道的字法变化

一、造势之趣

二、揖让之致

三、字与字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一帖一貌的章法布局

第三章 杨凝式书法对后世的影响

第一节 杨凝式书法承唐启宋的历史地位

第二节 对宋以后书家的影响

第四章 从杨凝式行草书的临习到创作

第一节 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感悟

一、临摹过程中的体会

二、学习过程中的感悟

第二节 创作过程中的借鉴与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唐末五代动荡时期的杨凝式,在我国的书法发展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承唐启宋的关键人物。他的行草书有着独特的个性与风貌,对宋代“尚意”书风的开启有着直接的影响,并对后世书家影响深远。因此,引起了笔者对杨凝式行草书学习的浓厚兴趣。由于五代至今历史久远,杨凝式的存世书迹并不算多,屈指可数。目前可以看到的有萧散疏朗的《韭花帖》、古朴浑厚的《卢鸿草堂十志图跋》、虚和飘逸的《神仙起居法》、纵横跌宕的《夏热帖》、纵逸奇巧的《新步虚词》。这五个书法作品,在表现风格上都有不同之处,各有其特点。
  本研究结合相关的历史背景、相关文献史料以及相关图片材料,以杨凝式行草书技法的特征为着重点进行分析,并结合个人在平时学习、临摹、创作中的实践,详细梳理了杨凝式行草书的笔法来源及其风格特征,进一步加深了自己的理解程度。并在梳理过程中,对杨凝式行草书笔法墨法、字型结构、章法布局等方面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并且从中得到了行草书创作的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