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氯甲基杂氮硅三环遗传毒性和生殖毒性研究
【6h】

1-氯甲基杂氮硅三环遗传毒性和生殖毒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写词表

声明

第一章前言

1.1序言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3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和意义

第二章细菌回复突变实验

2.1材料

2.2方法

2.3结果

第三章两代繁殖毒性实验

3.1材料

3.2方法

3.3结果

第四章讨论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硅化合物--杂氮硅三环类化合物的研究应用

个人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一种新开发的生物有机硅化合物-1-氯甲基杂氮硅三环在遗传和生殖方面的毒性作用,可为下一步实验的剂量选择提供依据,最终结合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来全面阐明该化合物的毒性及其潜在危害,预测人类接触或使用该化合物时的安全程度,为制订相应的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生物有机硅化合物作为药物走向临床提供有意义的基础研究资料。  方法:按照OECD准则采用细菌回复突变实验和大鼠两代繁殖毒性实验来检测1-氯甲基杂氮硅三环在遗传和生殖方面的毒性作用。细菌回复突变实验选择组氨酸缺陷型鼠伤寒沙门菌TA97、TA98、TA100、TA102四个菌株,1-氯甲基杂氮硅三环设5个剂量组:8、40、200、1000和5000 μg/皿,同时设置阳性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平板掺入法,在加与不加诱导剂S9的条件下,测其回变菌落数,回变菌落数超过空白对照组自发回变菌落数2倍以上,并呈剂量一效应关系时,判定结果为阳性,提示该物质具有潜在的致突变作用。大鼠两代繁殖毒性实验选用健康SPF级SD大鼠240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雌雄各30只,设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同时设空白对照组。采用连续繁殖两代,每代各一窝的方法,1-氯甲基杂氮硅三环按0、1.28、5.09和20.37 mg.kg-1·d-1的剂量掺入饲料中,至少连续喂养大鼠8周后交配。实验过程中观察动物的一般反应,称量亲代动物体重及子代动物的体重、身长、尾长、窝重等指标,测定大鼠血常规WBC、RBC、HGB、PLT、HCT、MCV、MCH、MCHC、PDW、MPV、P-LCR、白细胞分类及生化ALT、AST、AST/ALT、TP、ALB、GLB、A/G、TBIL、BUN等指标,取大鼠和仔鼠的生殖器官称重计算脏体比,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计算繁殖指数、实际染毒剂量。 结果:细菌回复突变实验中,鼠伤寒沙门菌TA98菌株在加入诱导剂S9的条件下1-氯甲基杂氮硅三环各剂量组回变菌落数都大于空白对照组自发回变菌落数的2倍,且呈剂量-效应关系,实验结果为阳性。两代繁殖毒性实验中各组动物进食、饮水、活动均未见明显异常。低剂量组子一代大鼠受孕率增高(P<0.05),子二代仔鼠哺育成活率增高(P<0.05),中剂量组子一代仔鼠出生存活率增高(P<0.05),子二代仔鼠哺育成活率下降(P<0.05),高剂量组子二代仔鼠哺育成活率下降(P<0.05)。各剂量组大鼠部分时间段平均体重与对照组相比有增加(P<0.05),血常规检查PDW、MPV、P-LCR都明显升高(P<0.01),仔鼠出生时平均体重、身长、尾长与对照组相比都降低(P<0.05或P<0.01),之后恢复正常,21天时高剂量组仔鼠平均体重、身长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其余指标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1-氯甲基杂氮硅三环对于鼠伤寒沙门菌没有抑制作用,细菌回复突变实验结果阳性,提示其有潜在的致突变作用。大鼠两代繁殖毒性实验低剂量组未观察到明显的生殖毒性反应,而中、高剂量组出现仔鼠哺育成活率下降,出生时体重、身长、尾长降低,所以1-氯甲基杂氮硅三环对于SD大鼠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雌性1.46mg·kg-1·d-1、雄性1.55mg·kg-1·d-1。大鼠部分时间段的体重有增加,仔鼠21天时高剂量组体重增高,血常规检查PDW、MPV、P-LCR明显升高,提示卜氯甲基杂氮硅三环可能会影响大鼠的生长发育和凝血系统。此化合物作为新型的植物生长促进剂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或用于临床药物的开发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实验来全面阐明其毒理学方面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