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跟骨骨折的CT三维重建分型对手术治疗的指导意义
【6h】

跟骨骨折的CT三维重建分型对手术治疗的指导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 言

材料和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综述:跟骨骨折的分形进展

个人简介

致 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对跟骨骨折进行CT三维重建分型并探讨其在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指导意义。 方法:2005年10月~2008年10月,收集我院92例132足跟骨骨折患者,男76例96足,女16例36足:年龄16-73岁,平均(38.2±8.2)岁,高处坠落伤101足,车祸伤16足,其它原因15足。均行X线检查、CT及三维重建检查,依据螺旋CT三维重建的表现对132足跟骨骨折进行分型,归纳为八种基本类型,ⅠA型9足,占6.8%(9/132);ⅠB型18足占13.6%(18/132)、ⅠC型19足占14.4%(19/132)、ⅡA型17足占12.9%(17/132)、ⅡB型20足占15.2%(20/132)、ⅡC型18足占13.6%(18/132)、ⅡD型14足占10.6%(14/132)、Ⅲ型17足占12.9%(17/132)。其中切开复位90例,撬拨复位42例,对ⅠA型4例,ⅠB型6例,ⅠC型5例,ⅡA型6例,ⅡB型7例,ⅡC型4例,ⅡD型5例,Ⅲ型5例共42例采用撬拨复位;对ⅠA型5例,ⅠB型12例、ⅠC型14例、ⅡA型11例,ⅡB型13例,ⅡC型14例,ⅡD型9例,Ⅲ型12例,共90例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所有过程均在C形臂下监视进行。 结果:132足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2个月,平均18.4个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其中ⅠA骨折优良率为77.78%,ⅠB骨折优良率为77.78%,ⅠC骨折优良率为70.58%,ⅡA骨折优良率为70.59%,ⅡB骨折优良率为60.00%,ⅡC骨折优良率为66.70%,ⅡD骨折优良率为57.14%,Ⅲ骨折优良率为58.82%。在撬拨复位组,B(o)hler角术前平均8.50±8.28°;随访时29.90±8.11°;Gissane角术前平均90.70±14.07°,术后117.80±12.2°;在切开复位组,B(o)hler角术前平均7.50±7.92°;随访时30.18±8.37°;Gissane角术前平均84.64±13.07°,术后120.00±11.76°。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CT三维重建直接、清楚地显示跟骨骨折情况,对术前骨折分型、手术方案及手术入路的选择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跟骨骨折治疗的关键是尽可能恢复跟距、跟骰关节面的平整和跟骨的正常解剖形态。此CT分型对跟骨后关节面塌陷和粉碎程度的判定有积极意义。对跟骨CT三维重建分型的ⅠB、Ⅰ C、ⅡB、ⅡC、ⅡD、Ⅲ型,应积极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随着骨折线的增多和骨折部位的增加,术后优良率就会下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