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北京、河北五所医院结直肠锯齿状病变发病情况及7种与增殖和分化有关的抗体在锯齿状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6h】

北京、河北五所医院结直肠锯齿状病变发病情况及7种与增殖和分化有关的抗体在锯齿状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表

声明

第一部分 北京、河北五所医院结直肠锯齿状病变发病情况

前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第二章 结果

第三章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7种与增殖和分化有关的抗体在锯齿状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前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第二章 结 果

第三章 讨 论

小 结

附 图

参考文献

综述:维甲酸及其受体在结直肠锯齿状病变中的表达及应用前景

个人简介

致 谢

展开▼

摘要

背景:近年来国外一些研究显示,在结直肠镜密切监测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发病率仍有显著增加,其原因之一可能是缺乏对锯齿状病变的认识。有研究认为约有10-15%的散发性CRC来源于锯齿状病变,这类(10-15%)散发性CRC分子机制表现为错配修复基因功能不足,并以微卫星不稳定性(MSI)为其特征。散发性MSI阳性的CRC伴有锯齿状结构为特征的息肉样病变,目前锯齿状病变主要有增生性息肉(HP)、广基锯齿状腺瘤(SSA)、传统锯齿状腺瘤(TSA)等3类,一般认为HP为良性病变,TSA和SSA有癌变危险,因此必须准确区分三类病变,TSA具有一般腺瘤异型增生特征,较易正确诊断;SSA诊断符合率较低,诊断中的主要困难是区分SSA与HP。目前国内外文献对锯齿状病变分子遗传学改变和病理形态学标准研究报告较多,但对结直肠锯齿状病变发病情况报道很少,尤其是对国人的发病情况几乎没有大宗报道。
   目的:观察分析北京市及河北省5所医院5年左右结直肠锯齿状病变发病情况。探讨CK7、CK20、MUC6、RARα、Ki-67、p53、p42.3在各类锯齿状病变中的表达特点,并结合形态学改变对上述抗体在锯齿状病变中的鉴别诊断意义进行初步探讨。
   方法:收集北京军区总医院、海军总医院、解放军252医院(保定)、河北省巨鹿县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5年左右结直肠病理诊断为各类息肉和腺瘤切片,进行回顾性阅片。按WHO及文献标准分类,经3名病理医师4~5轮阅片从中筛选出腺体具有锯齿状特征的息肉及腺瘤共258例,进行组织学诊断及分类。从中挑选出具有锯齿状结构的息肉/腺瘤100例(去除混合型锯齿状息肉/腺瘤和混合型锯齿状息肉腺瘤/管状腺瘤),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CK7、CK20、MUC6、RARα、Ki-67、p53和p42.3在44例HP、45例TSA和11例SSA三类结直肠锯齿状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并以20例管状腺瘤(tubularadenoma TA)、20例CRC及1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作为对照。
   结果:5所医院的5347例结直肠息肉/腺瘤中共筛选出锯齿状病变258例,占4.82%,258例锯齿状病变中HP112例,占息肉/腺瘤总数2.09%(112/5347),占锯齿状病变43.4%(112/258),TSA78例,占息肉/腺瘤总数1.57%(78/5347)、占锯齿状病变32.5%(78/258),SSA26例,占息肉/腺瘤总数0.48%(26/5347)、占锯齿状病变10.07%(26/258),锯齿状病变合并高级别粘膜内肿瘤及浸润性腺癌11例,占锯齿状病变4.26%。CK7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表达均阴性,CK20在正常结直肠黏膜表面表达均阳性。CK7在HP中阳性率为45.4%,SSA阳性率为36.4%,TSA阳性率为22.2%。CK7在HP与TSA之间表达有统计学意义(x2=5.374,P<0.05(P=0.020))。CK20在各类锯齿状病变之间无统计学意义。MUC6在HP为4.5%;SSA中阳性率为36.4%;45例TSA为11.1%。统计学分析显示MUC6在HP与SSA之间、SSA与TSA之间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x2=9.167,P<0.05(P=0.002);x2=4.179,P<0.05(P=0.041))。RARα在HP中阳性率为38.6%, SSA阳性率为81.8%,TSA阳性率为62.2%,20例TA和20例CRC组织均阳性。RARα阳性强度(+)和(++)在HP与CRC之间表达有统计学意义(x2=11.250,P<0.05(P=0.001)),其余各类型病变之间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53在CRC均为阳性表达,阳性指数(+++),HP阳性率为15.9%,SSA阳性率为27.3%,TSA阳性率为15.6%,20例TA阳性率为20.0%,阳性强度均较弱(+)。p53在3种锯齿状病变组间和TA中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42.3在HP、SSA中染色均为阴性。45例TSA阳性率为4.44%,20例TA阳性率为10.0%,2例CRC均阳性。p42.3在各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正常结直肠黏膜Ki-67阳性表达部位位于腺体基底上皮细胞核(隐窝下1/3),间隔分布,阳性细胞数<10%。44例HP中阳性<25%25例(56.8%);其中大多数(68.2%)阳性细胞位于基底部。11例SSA中阳性<25%2例(18.2%),阳性>50%6例(54.5%),其中4例位于基底部,3例(27.3%)呈弥漫性分布。45例TSA中阳性<25%16例(35.6%),阳性>50%12例(26.7%),其中26例(57.8%)位于基底部(隐窝下1/3),8例(17.8%)呈弥漫性分布。20例TA中阳性<25%7例(35%),阳性25%~50%7例(35%),阳性>50%6例(30%),其中7例(35%)位于基底部,5例呈弥漫性分布。20例CRC中13例(65%)阳性>50%,其中15例(75%)呈弥漫性分布。Ki-67阳性细胞数在HP与SSA之间有统计学意义(x2=10.109,P<0.05(P=0.018))。
   结论:与国外文献报告的锯齿状病变发病率相比,我国北京市及河北省部分地区结直肠锯齿状病变发病率似较低。CK7阳性对鉴别HP和TSA有一定的意义,在HP中CK7阳性率较高。MUC6在SSA阳性表达率较高,MUC6阳性有助于SSA诊断的确立。HP中大多数病例Ki-67阳性数胞数<25%,在HP和SSA形态学鉴别困难时,当Ki-67阳性指数>25%有助于SSA的诊断。RARα染色提示HP、TSA和TA组织中RARα表达比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减少。RARα在CRC中表达的阳性强度及阳性率均较高,(++)占75%,虽比正常结直肠黏膜表达阳性强度及阳性率低,但比HP、SSA、TSA和TA均高,意义尚需探讨。p53在各类锯齿状病变中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SSA的阳性率略高,提示可能有一定癌变倾向。P42.3在各组病变中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