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干扰素联合氟尿嘧啶抑制兔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6h】

干扰素联合氟尿嘧啶抑制兔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药物研究进展

个人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干扰素-r和氟尿嘧啶单独及联合应用对兔眼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疗效。
   方法:将24只有色家兔随机分为A、B、C、D 四组。每组以左眼为实验眼,玻璃体腔注射富含血小板的血浆,建立PVR 动物模型。建模后第2天,A组玻璃体腔注射0.2ml平衡盐溶液;B组玻璃体腔注射0.2ml104 干扰素-r,C组玻璃体腔注射0.1ml 0.5mg的氟尿嘧啶注射液和0.1ml104的干扰素-r 注射液[28],D组玻璃体腔注射0.2ml 0.5mg的氟尿嘧啶注射液。每日常规对实验眼行裂隙灯、眼底检查,并分别于7、14、30天[14]行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眼B 超及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检查。
   结果:⑴裂隙灯检查:不同检查时间点,四组实验眼眼前节均未发现明显异常。注药后1天,A组玻璃体内未见混浊。其余各组玻璃体内均可见轻度混浊,但随时间延长混浊均逐渐减轻。⑵眼底检查:随时间的推移,各实验组PVR级别均有所进展,以C组发展较慢。注药后7d、14d、21d,各组间在同一时间点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0d时,C组PVR级别明显低于其他各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B、D与A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D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别(P>0.05)。⑶F-ERG 检查:各组建模前F-ERG 检查结果显示:b 波波幅平均值为148.00±6.89μV。建模后,各组b 波波幅均比造模前低。注药后14、30d,B、C、D组与A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检查点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别(p>0.05)。⑷眼B 超检查:14d时,A组玻璃体混浊,视网膜前出现纤维增殖膜,有2 眼出现视网膜脱离;B、D组出现不同程度的玻璃体增殖条索,但无视网膜脱离。C组未见明显异常。30d时A组视网膜增厚明显,有5 眼出现视网膜脱离;B、D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玻璃体混浊、视网膜增厚,B组2 眼、D组3 眼出现视网膜脱离。C组玻璃体稍混浊,少许增殖条索,未见视网膜脱离。⑸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检查:正常兔眼的视网膜各层结构排列整齐、清晰,内界膜连续且光滑。注药后14d,A组视网膜表面出现增殖膜,且各层结构排列紊乱;B、D组视网膜增厚,但各层结构基本正常;C组视网膜未见明显异常,各层结构基本正常。注药后30d,A组脱离的视网膜形成皱襞,表面纤维血管膜增生;C组视网膜表面轻度纤维增殖;B和D组视网膜纤维增殖膜较C组明显。
   结论:0.1ml 0.5mg 氟尿嘧啶联合0.1ml 104 干扰素-r 玻璃体腔注射对兔眼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有一定治疗作用,其疗效优于单独应用0.2ml 0.5mg 氟尿嘧啶或0.2ml104 干扰素-r。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