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6h】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前言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药物及试剂

1.2 实验动物

1.3 实验动物分组

1.4 实验模型建立

1.5 主要仪器设备

1.6 标本采集与检测

1.6.1 采集标本

1.6.2 检测血清MDA含量

1.6.3 检测血清SOD活性

1.7 统计学处理

1.8 制作病理切片

结果

2.1 丹参酮IIA对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2.2 丹参酮II A对大鼠骨骼肌病理组织学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作者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各种原因造成的组织血液灌注量减少可使细胞发生缺血性损伤,尽早恢复血液供应是解决缺血性损伤的主要集中点,然而当缺血组织恢复血液再灌注后,细胞超微结构、功能、代谢与电生理等方面会出现进一步损伤且有加重现象,这种损伤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严重的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造成肺、肾、心、胰腺、脊髓等远隔脏器及组织的损伤,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甚至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因此对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的研究十分重要。目前用于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西药,由于其毒副作用等原因,仍未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多种中药副作用较少,在防治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临床上已有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用于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并获得了肯定疗效。但目前国内外对丹参酮ⅡA对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脑,而缺少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故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丹参酮组、对照组、假手术组,每组16只。丹参酮组在术前3、2、1天及术前30分钟,给予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20mg/kg);同时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给予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丹参酮组与对照组建立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各组缺血2小时及再灌注4小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变化,并观察大鼠后肢骨骼肌病理组织学变化。
   结果:对照组大鼠与假手术组比较,血清SOD活性均降低(P<0.05),而MDA含量均增多(P<0.05)。丹参酮组大鼠血清SOD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MD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大鼠再灌注4小时与缺血2小时比较,血清SOD活性进一步降低(P<0.05),MDA含量进一步增多(P<0.05);而丹参酮组大鼠再灌注4小时与缺血2小时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光镜下观察:假手术组大鼠后肢骨骼肌染色均匀,肌纤维排列整齐,横纹清楚,肌核清楚可见;对照组肌纤维水肿,大部分横纹消失,胞浆淡染,部分肌核消失;丹参酮组肌纤维水肿明显减轻,大部分横纹清楚可见,肌核比较清楚。
   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可使大鼠血清SOD活性升高,MDA含量减少,减轻骨骼肌组织的损伤,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