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胆固醇血症对兔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
【6h】

高胆固醇血症对兔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词汇缩略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前 言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动物分组、造模及药物干预

2.3 动物标本的采集

2.4 观察指标和测定方法

2.5 统计学分析

第三部分 结 果

3.1 血脂检测结果

3.2 血糖、胰岛素检测结果

3.3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

3.4 胰岛β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3.5胰腺组织胰岛素原mRNA检测结果

3.6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

3.7 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BCI/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计算结果

第四部分 讨 论

第五部分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图(一)(免疫组化法)

附图(二)

附图(三)(RT-PCR法)

综 述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高胆固醇状态下兔胰岛β细胞功能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探讨高胆固醇血症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
  方法:2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胆固醇饮食组及阿托伐他汀组。正常对照组:每日给予普通颗粒兔饲料100g/d;高胆固醇组:每日给予普通颗粒兔饲料100g+1%胆固醇;阿托伐他汀组:每日给予普通颗粒兔饲料100g+1%胆固醇+阿托伐他汀(2.5mg/kg);分别于0周、6周末化验血脂水平,根据动物模型判定标准,兔血清总Ch<3mmol/L为正常,>10mmol/L为高胆固醇血症,确定成模。饲喂6周后,取空腹血标本检测血糖(FBG)、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甘油三酯(TG)的浓度,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采用灌胃方法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各组兔禁食12小时后,按10ml/kg注入25%葡萄糖进行葡萄糖灌胃,分别于注射后0、30、60、120min收集血样,即刻送检,采用近似梯形法计算葡萄糖曲线下面积(GAUC);取兔胰腺组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胰岛形态及胰岛素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用RT-PCR检测兔胰腺组织胰岛素原mRNA的表达;分光光度法测定胰腺组织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应激指标。
  结果:
  1.喂养胆固醇之前各组兔血空腹糖、空腹胰岛素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胆固醇饲喂6周后,高胆固醇组较正常对照组血清TC、LDL浓度明显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动物模型判定标准,已成功建立兔高胆固醇模型。
  2.高胆固醇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GTT糖负荷后30、60min血糖值、葡萄糖曲线下面积及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升高(p<0.05),同时胰岛素敏感指数(ISI)、β细胞功能指数(HBCI/IR)降低(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高胆固醇组胰岛内免疫反应阳性颗粒明显增多,着色深;RT-PCR检测结果显示胰岛素原mRNA表达上调(P<0.05);分光光度法测定显示MDA吸光度值增高,GSH则降低(P<0.05)。3.阿托伐他汀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β细胞数量较多,胞质内免疫反应阳性颗粒增多,与高胆固醇组相比无明显改善;MDA吸光度值较高胆固醇组降低,GSH则升高(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OGTT、GAUC、胰岛素原mRNA表达、HOMA-IR、HBCI/IR、ISI与高胆固醇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1.高胆固醇可引发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和胰岛素抵抗;
  2.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是高胆固醇血症引发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的重要机制之一;
  3.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确切,可以减轻胰岛的氧化应激水平,但并未减轻胰岛β细胞的功能损害及糖代谢紊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