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AMOC对癫痫大鼠脑内GABA、Glu、GAT1-P、EAAT1-P和ρ2mRNA表达的影响
【6h】

AMOC对癫痫大鼠脑内GABA、Glu、GAT1-P、EAAT1-P和ρ2mRNA表达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主要符号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 言

材 料

1.动物

2.药品

3.试剂

4.仪器

方 法

1.建立PNC诱发的癫痫模型

2.动物分组及给药

3.观察指标

4.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脑内GABA、Glu、GAT1-P和EAAT1-P的表达

5.测定大鼠脑内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中ρ2mRNA表达

结 果

1. AMOC对PNC诱发大鼠痫性发作和痫样放电的影响

2.癫痫发作过程中和终止后1-7天大鼠脑内各指标免疫组化测定结果

3.大鼠脑内癫痫发作过程中和终止后1-7天ρ2mRNA表达测定结果

讨 论

1.AMOC对脑内兴奋性通路(Glu、EAAT1-P)的影响

1.AMOC对脑内抑制性通路(GABA、GAT1-P、ρ2mRNA)的影响

3.AMOC对兴奋性/抑制性平衡的影响

结 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癫痫发作高峰期及终止发作后即刻、第1天、第2天、第3天和第7天脑内GABA(γ-amino-butyricacid,γ-氨基丁酸)、Glu(Glutamate,谷氨酸)、GAT1-P(γ-amino-butyricacidtransporters-1protein,γ-氨基丁酸转运体1蛋白)、EAAT1-P(Exactedaminoacidtransporters-1protein,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1蛋白)和GABAC受体ρ2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规律。分析AMOC(4-amino-2-methoxycantharidinimide,4-氨基-2-甲氧基斑蝥胺)对癫痫发作、痫性放电和大鼠脑内GABA、Glu、GAT1-P、EAAT1-P和ρ2mRNA的在7天内表达的动态变化的过程,探讨其发挥抗癫痫作用的机制。
  方法:采用PNC(Penicillin,青霉素)诱发大鼠癫痫模型,灌胃AMOC(175mg·kg-1),30min后皮层注射PNC,记录脑电和痫性行为。分别在癫痫发作高峰期及终止发作后即刻、第1天、第2天、第3天和第7天定位海马区取材,测定下列指标:①免疫组化法测定脑内GABA、Glu、GAT1-P、EAAT1-P的表达情况;②实时荧光定量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测定同一脑区内ρ2mRNA的表达;通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后得出结论。
  结果:(1)大鼠运动皮层定位注射青霉素后,均出现Ⅰ~Ⅲ级发作,EcoG出现明显的棘波和棘慢波,与CON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MOC可明显延长癫痫发作的潜伏期,减轻发作程度,同时减少相同时间内痫样波发放频率,降低痫波最高振幅,与PNC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2)癫痫发作高峰期,脑内GABA表达稍降低(P>0.05),而GAT1-P表达增高(P<0.05);癫痫发作终止末期,GABA和GAT1-P同时增高(P<0.05),两者在发作终止后1天逐渐下降,1-7天内两者的变化呈持续降低,且无反弹,但与正常对照鼠比较仍呈升高趋势(P<0.05),第七天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给予AMOC后的发作高峰期,GABA的表达比PNC组明显降低(P<0.05),而GAT1-P表达略高于PNC组;癫痫发作自行终止期及终止发作后1-7天内GABA和GAT1-P的表达变化与PNC组变化趋势相同,两者与PNC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但与正常对照鼠比较仍呈升高趋势(P<0.05)直到第7天恢复正常。(3)癫痫发作高峰期,大鼠脑内Glu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EAAT1-P表达降低(P<0.05);终止发作末期,Glu表达持续下降(P<0.05),而EAAT1-P呈持续增高趋势(P<0.05),与CON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分别于终止发作后第3天、第2天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且无反弹。给予AMOC后,Glu表达比PNC组明显降低(P<0.05),而EAAT1-P明显与PNC组升高(P<0.05);癫痫发作自行终止期及终止发作后1-7天内Glu和EAAT1-P的表达变化与PNC组变化趋势相同,分别于终止发作后第2天、第1天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比PNC组均明显降低(P<0.05),但与CON组比较仍呈升高趋势(P<0.05)。
  (4)癫痫发作高峰期,大鼠脑内Glu/GABA明显增高(P<0.05),发作终止末期,比值逐渐下降,但仍高于CON组(P<0.05),发作终止后1天,比值持续下降至低于正常水平(P<0.05),自行终止后1-7天内,比值逐渐增加但未恢复到正常水平。给予AMOC后发作高峰期,大鼠脑内Glu/GABA比PNC组明显降低(P<0.05),但仍高于正常水平(P<0.05);发作终止末期及终止发作后7天内比值变化与PNC组趋势相同,于终止后第3天恢复正常水平,无反弹。
  (5)癫痫发作高峰期,大鼠海马区ρ2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自行发作终止期及终止发作后1-2天内ρ2mRNA表达呈持续下降趋势(P<0.05),第7天恢复正常。给予AMOC后的发作高峰期,ρ2mRNA表达略高于PNC组(P>0.05),终止过程中出现短暂升高后持续下降,至终止发作后2天逐渐回升至第7天接近正常水平。
  结论(1)AMOC具有明显的抗癫痫作用。
  (2)AMOC可增加脑内GABA的表达,促进GAT1-P表达,增加GABA向细胞外转运的功能,从而使突触间隙的GABA升高,增强CNS抑制性发挥抗癫痫作用。发作终止后7天内两者均逐渐恢复正常水平,但较正常组仍呈升高趋势,从而有效防止癫痫复发。
  (3)AMOC可持续降低脑内Glu的表达,同时进一步增加EAAT1-P的表达,增加对突触间隙的Glu摄取,降低CNS兴奋性发挥其抗癫痫作用。发作终止后7天内持续下降Glu的表达,不断增强EAAT1-P的表达而增加对突触间隙Glu的清除而进一步降低CNS兴奋性有效维持癫痫抑制状态。
  (4)AMOC通过降低Glu/GABA比值,从而提高癫痫发作阈值,减低大脑皮层兴奋性,使得GABA与Glu重新达到相对平衡状态而发挥抗癫痫作用。发作终止后1-2天,AMOC能够明显降低脑内Glu的表达,提高GABA的表达,表现出对Glu/GABA比例失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直至发作后3天,AMOC使Glu/GABA比例恢复到正常水平。说明在癫痫发作终止后,AMOC能够很好逆转GABA功能减弱而Glu占优势的兴奋性毒性作用,继而维持兴奋性-抑制性平衡。
  (5)AMOC在癫痫发作过程中通过短暂增加ρ2mRNA表达量,使GABAc受体上调而增强CNS抑制功能发挥抗癫痫作用。发作终止后1-3内ρ2mRNA表达量持续下降,直至第7天恢复到正常水平,但其幅度较正常组仍呈升高趋势,从而有效防止癫痫复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