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TA、3D-DS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6h】

CTA、3D-DS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 言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附图1

附图2

附图3

附图4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个人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多是由于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准确诊断、评价颅内动脉瘤的位置及空间结构,对临床治疗意义重大。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比较评价3D-DSA与CTA二种方法对颅内动脉瘤诊断及治疗的价值。
  【方法】:1.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疑似动脉瘤的患者的经头颈CTA诊断及怀疑为颅内动脉瘤患者35例、动脉瘤35枚。患者中,(男15例,女20例,年龄28-74岁,平均年龄51岁)。35例中,蛛网膜下腔出血30例,其中有5例有2次以上SAH史,反复头痛2例,癫痫1例,眼睛充血1例。经常规CTA、3D-DSA及手术确诊出动脉瘤36枚。回顾性分析对比3D-DSA、CTA二种方法对36个动脉瘤的显示情况分别对动脉瘤的检出率、动脉瘤颈的可见度及与载瘤血管位置的关系进行评价。2.CTA检查方法:使用GE64层螺旋CT扫描系统。常规头部CTA检查法,用GE公司64排LightspeedVCT,ADW4.3独立工作站,扫描范围:主动脉弓水平到头颈部。3.2D及3D-DSA脑血管检查法使用PHILIPSAlluraXperFD20血管造影机。局麻下运用Seldinger法右侧股动脉穿刺插管,用5F或4F脑动脉导管行双侧颈总动脉及双侧椎动脉,行正、侧位造影,通过旋转造影采集数据,采集的数据自动传送至影像工作站进行3D处理及重建。4.统计方法:3D-DSA、CTA对动脉瘤检出率比较使用卡方检验,检验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
  【结果】:35例经头颈CTA诊断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经3D-DSA及手术证实,共检出动脉瘤36个,CTA漏检2枚微小动脉瘤,误诊1枚动脉瘤;统计分析3D-DSA在动脉瘤的检出率上较CTA有优势,CTA及3D-DSA均可以清晰地显示动脉瘤的形态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结论】:1.3D-DSA造影是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基础,其他检查方法无法替代。2.3D-DSA与CTA在瘤的检出率方面无显著差别。在瘤颈及与载瘤血管的显示方面,3D-DSA较CTA有优势,尤其是在动脉瘤囊内是否有穿支动脉的检测上,为外科手术或血管内栓塞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准确的信息。3.CTA因创伤小、扫描时间短和并发症较血管造影低等原因,有利于动脉瘤筛查、术后复查及随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