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肝动静脉瘘介入栓堵技术探讨与临床疗效观察
【6h】

肝动静脉瘘介入栓堵技术探讨与临床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2.结果

讨论

1.肝动静脉瘘的形成机制

2.瘘口栓堵介入技术探讨

3.总结探讨瘘口栓堵技术要点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肝动脉-门静脉瘘的分类及治疗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1.回顾性研究肝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其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2.经不同栓堵途径进行良性病变引起的瘘口栓堵术后瘘口闭合率比较; 3.分析恶性病变引起的肝动静脉瘘患者经血管进行瘘口栓堵术后瘘口再通相关因素分析; 4.探讨介入栓堵技术,以期提高该类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期。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介入治疗科明确诊断为肝动静脉瘘的117例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随访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比较经不同栓堵途径栓堵良性病变引起的瘘口术后闭合率;采用单因素分析恶性病变引起的肝动静脉瘘患者经肝动脉进行瘘口栓堵术后瘘口再通与患者性别、年龄、肝硬化基础、肿瘤类型、瘘口类型、瘘口栓堵途径、栓塞材料、门静脉癌栓的相关性,并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合介入栓堵过程中的临床经验及文献报道,探讨瘘口栓堵的技术要点。 结果: 1.存在典型临床症状的肝动静脉瘘患者,经肝动脉介入栓堵瘘口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2.采用单纯主干栓堵及夯实栓堵进行良性病变瘘口栓堵后,统计学分析二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 3.恶性病变引起的肝动静脉瘘介入栓堵术后瘘口再通单因素分析显示:瘘口类型、瘘口栓堵途径、栓塞材料联合与否、门静脉是否有癌栓与瘘口栓堵术后瘘口闭合情况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Ⅲ级HAPFs、单纯瘘口主干栓堵、单一栓塞材料使用、门静脉癌栓的存在是导致因恶性病变引起的瘘口术后再通的危险因素。 结论: 1.经肝动脉行介入栓堵瘘口,能明显患者患者临床症状; 2.经主干或夯实栓堵良性瘘口,均可达到治愈的目的; 3.经肝动脉行介入栓堵瘘口可有效地栓堵瘘口,影响恶性肿瘤引起的瘘口术后再通的危险因素为HAVs、Ⅲ级HAPFs、单纯瘘口主干栓堵、单一栓塞材料、门静脉癌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