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探究及自信心团体干预研究
【6h】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探究及自信心团体干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 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1.5 论文框架

1.6 论文的创新点

2 调查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工具

2.4 研究程序

2.5 研究结果

2.6 讨论

3 干预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

3.4 研究程序

3.5 研究设计

3.6 研究结果

3.7 讨论

4 结论与讨论

4.1 研究结论

4.2 对策(建议)

4.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1、探讨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
  2、研究自信心团体干预在改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症状方面的效果,为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心理治疗提供新视角。
  对象:
  1、调查研究: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100例,正常对照人群100例。GAD患者来源于医院的门诊、住院病人,正常对照来源于在校学生、医院病人家属两个群体。
  2、干预研究:按照患者入组先后顺序排号分组,单号入组为实验组(团体干预组),双号入组为对照组(非团体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抗焦虑药物治疗,实验组除给予常规的抗焦虑药物治疗外,同时根据患者的个性特征、心理状态设计针对性的自信心团体干预。
  方法:
  1、调查研究:结合已有文献研究,采用自编人口学问卷、自尊量表(SES)、惧怕否定评价量表(FNE)、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GAD患者施测,探讨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
  2、干预研究:采用自信心团体干预对实验组被试实施团体干预。每次120分钟,连续五周,共10次;对照组不采取干预,而是在干预结束之后的一周,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在团体干预前、干预结束后(即时后测)、干预结束后三个月(延时后测)进行干预效果的研究评定,探讨自信心团体干预在改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症状方面的作用。
  3、统计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对调查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等统计方法对干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自信心团体干预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干预效果。
  结果:
  1、探讨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
  (1)卡方检验结果:以自编人口学问卷作为工具收集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人口学影响因素:性别、家庭教养方式与GAD的发生存在显著关联(χ2=6.869,p<0.05;χ2=21.411,p<0.010),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与GAD的发生关联不显著(χ2=0.678,p>0.05;χ2=1.767,p>0.05;χ2=1.362,p>0.05)。
  (2)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在自尊水平(t=8.011,p<0.05)、惧怕否定评价水平(t=-3.525,p<0.05)、应对方式水平(t=6.480,p<0.05;t=-1.990, p<0.05)、社会支持水平(t=7.477,p<0.05)差异显著。
  (3)相关分析研究结果: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焦虑得分与多种心理因素存在显著相关性:自尊水平、积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水平与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焦虑得分呈现显著负相关;惧怕否定程度与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焦虑得分呈现显著正相关。
  (4)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性别(女性)、家庭教养方式(专制型)、自尊水平、对否定评价的恐惧、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系统是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影响因素。其中女性(OR=3.381)、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OR=1.820)、高惧怕否定(OR=1.113)、消极应对方式(OR=2.920)是GAD的危险因素;自尊(OR=0.075)、积极应对方式(OR=0.070)、社会支持系统(OR=0.874)是GAD的保护因素。
  2、自信心团体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干预研究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不同时点焦虑水平(F=44.880,p<0.05)、自尊水平(F=55.590,p<0.05)、惧怕否定评价水平(F=27.520,p<0.05)、应对方式水平(F=22.536,p<0.05)、社会支持水平(F=21.986,p<0.05)差异显著;对照组焦虑水平(F=9.218,p<0.05)在不同时点差异显著,自尊水平(F=2.590,p>0.05)、惧怕否定评价水平(F=0.429,p>0.05)、应对方式水平(F=2.853,p>0.05)、社会支持水平(F=0.903,p>0.05)在不同时点差异不显著。重复测量结果表明,时间和处理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前实验组、对照组各个量表得分差异不显著,具有同质性,干预后的即时后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焦虑水平(t=-3.286,p<0.05)、自尊水平(t=6.698,p<0.05)、惧怕否定评价水平(t=-5.932,p<0.05)、积极应对方式(t=2.455,p<0.05)、社会支持水平得分(t=2.367,p<0.05)差异显著,干预后的延时后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焦虑水平(t=-4.401,p<0.05)、自尊水平(t=7.447,p<0.05)、惧怕否定评价水平(t=-2.768,p<0.05)、积极应对方式(t=3.207,p<0.05)、社会支持水平(t=3.579,p<0.05)得分差异显著。
  结论:
  1、广泛性焦虑障碍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具有自尊水平低、对否定评价恐惧程度高、倾向采用消极应对、社会支持系统差的特点。
  2、性别(女>男)、家庭教养方式(专制型)、自尊、惧怕否定评价、积极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是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
  3、自信心团体干预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改善其焦虑症状具有一定的效果,可以作为广泛性焦虑障碍临床心理治疗的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