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股神经阻滞和舒芬太尼用于髋部骨折麻醉前镇痛效果的比较
【6h】

股神经阻滞和舒芬太尼用于髋部骨折麻醉前镇痛效果的比较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并比较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和静脉给予舒芬太尼用于髋部骨折患者蛛网膜下隙阻滞前摆放体位时的镇痛效果。
  方法:
  行择期手术的髋部骨折患者60例,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43例、股骨颈骨折17例,男39例、女21例,ASA分级Ⅰ~Ⅲ级,年龄50~80岁,体重48~85K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股神经阻滞组(F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20例。在实施蛛网膜下隙阻滞前给予不同的处理,F组在超声引导下使用0.5%罗哌卡因20ml行股神经阻滞,S组静脉给予0.15μg/kg舒芬太尼,C组不做任何处理。观察并记录患者入室时(T0)、摆放体位前(T1)、摆放体位时(T2)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评估T2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T1时点的改良警觉/镇静评分(OAA/S),测定T0、T2时点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NA)、皮质醇(Cor)浓度,记录患者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眩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一般资料的比较
  三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ASA分级和骨折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三组患者MAP、HR、SpO2的比较
  与T0时点比较,C组T2时点的MAP、HR显著升高( P<0.05),F组和S组T2时点的MAP、HR升高均不明显( P>0.05),C组、F组患者T1、T2时点SpO2的变化均无差异(P>0.05),S组T2时点SpO2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三组患者T0、T1、T2时点的MAP、HR、SpO2均无明显差异( P>0.05)。
  3.三组患者疼痛、镇静评分的比较
  与C组比较,F组、S组T2时点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 P<0.05),F组与S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与C组、F组比较,S组T1时点的改良OAA/S评分有所升高( P<0.05)。
  4.三组患者血浆NA、Cor浓度的比较
  与T0时点比较,C组T2时点血浆NA、Cor浓度显著升高( P<0.05),F组T2时点两物质的浓度变化均不明显( P>0.05),S组T2时点NA浓度明显升高( P<0.05), Cor浓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组间比较,三组患者T0、T2时点血浆NA、Co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5.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C组、F组均未见任何不良反应;S组发生3例呼吸抑制、1例恶心呕吐、1例眩晕。
  结论:
  股神经阻滞和静脉给予舒芬太尼都可明显缓解髋部骨折患者麻醉前摆放体位时的剧烈疼痛,两者的镇痛效果几乎一致;静脉给予舒芬太尼虽可适度镇静,但不良反应不容忽视,股神经阻滞无呼吸抑制之虑,可优先选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