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护士识别患者风险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
【6h】

护士识别患者风险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识别患者风险所需能力,初步构建护士识别患者风险能力的指标体系,为医院护理管理者明确和评价护理人员风险识别能力,实施不同层次的教育与培训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明确指标构建的基本原则、框架及条目内容;应用德尔菲(Delphi)法初步确立指标体系的维度及内容,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初步构建的指标体系编制成临床护士识别患者风险能力的自评问卷,对山西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00名临床一线护士进行了预调查,分析信效度;在较好信效度的基础上,对山西省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161名护士进行实测,并对数据进行了单因素分析。
  结果:
  1.初步构建护士识别患者风险能力的指标体系:邀请28名护理专家参与两轮专家咨询,两轮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咨询结果显示判断依据(Ca)=0.89,熟悉程度(Cs)=0.81,权威程度(Cr)=0.85;两轮专家咨询的变异系数(CV)均<0.25,和谐系数(W)均>0.3,说明专家意见的协调性较一致。最终确立3个一级指标及权重分别为护士对患者风险知识掌握能力(0.0904)、护士对患者风险感知能力(0.5559)和护士对患者风险分析能力(0.3537)和21个二级指标。
  2.临床护士识别患者风险能力自评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信度:总体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56,分半信度为0.938;效度: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χ2/df=1.82,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62,规范拟合指数(NFI)=0.97,不规范拟合指数(NNFI)=0.99,均方根残差(RMR)=0.022,比较拟合指数(CFI)=0.99,增值拟合指数(IFI)=0.99,相对拟合指数(RFI)=0.97。据文献报道,只要根据多个准则,模型是好的拟合。就可以认为模型拟合程度较好,是可供参考的模型。综上所述,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
  3.护士识别患者风险能力指标体系的应用: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出,不同科室类别、工龄、婚姻状况、职称、职业态度、护士性别、有无子女、是否为带班组长和是否为带教老师,这9个是护士识别患者风险能力的影响因素。
  通过逐步多元回归得出,对护士风险识别能力有显著影响的共有5个,依序为职业态度、职称、是否为带班组长、有无子女和是否为带教老师。
  结论:
  1.初步确立护士识别患者风险能力的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
  2.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
  3.影响护士风险识别能力的因素有不同科室类别、工龄、婚姻状况、职称、职业态度、护士性别、有无子女、是否为带班组长和是否为带教老师,其中职业态度、职称、是否为带班组长、有无子女和是否为带教老师对护士识别患者风险能力有显著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