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城市化内因分析——以太原市为例
【6h】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城市化内因分析——以太原市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目前,人类在经济和科学技术等方面驭的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人口过剩等一系列问题。如何认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破解生态与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当前,人类越来越重视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世界上能将其定量研究的方法也很多,最为广泛使用的是生态足迹方法。
   本文对生态足迹方法进行了科学、系统的理论探究。选择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的山西省太原市为研究对象,由于煤炭、钢铁等行业的不科学发展,太原市生态环境破坏比较严重。本文以2003年~2010年为一个时间段,对太原市生态足迹各项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探究了生态足迹方法在太原市的应用,并很好的改进了生态足迹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为太原市可持续发展给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设性意见。进一步指出了生态足迹理论中重要的Wackemagel生态足迹方法中计算耕地足迹未考虑复种等情况导致其理论播种面积比实际耕地面积较大的不足。随后对太原市生态足迹和生态足迹赤字等进行总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太原市在今后发展中应采取的六项对策和措施,
   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讲的是生态足迹模型的理论内容。通过归纳分析各项可持续发展研究成就,在总结各种评价模式基础上,引入对可持续发展进行科学评价的生态足迹评价方法。第二部分是太原市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足迹现状介绍以及采用的生态足迹模型简介。在对太原市城市化进程的详细梳理叙述基础上,把我选择的适合分析该城市的生态足迹有关的理论(包括生态足迹评价、生态足迹需求及承载力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第三部分是运用生态足迹模型进行相关工作,对太原市生态足迹进行衡算,并究其成因。主要对山西省太原市2003年~2010年的生态足迹进行动态研究,通过对太原市环境、资源、人口、和经济等问题的现状分析,尤其是对于太原市水资源问题进行了研究,给予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议,文中运用生态足迹相关理论,通过对太原市生态足迹估算和细算、其生态承载力模型构建及精确计算和其生态盈余(或赤字)细算,客观分析了太原市生态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太原市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最后一部分,对太原市生态可持续利用,针对性地提出了其解决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