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学教师激励管理实证研究——以S区中学教师为例
【6h】

中学教师激励管理实证研究——以S区中学教师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中学教师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力量,对他们的激励管理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进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中学教师的激励需要也在随之发生改变。在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要提升中学阶段教师的管理水平,促进基础教育有序发展,就应从中学教师的激励需要入手,对中学教师的激励管理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组织行为学、管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等基础理论,对中学教师激励需要进行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中学教师激励管理研究。通过学习和应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根据我国中学教师激励现状,编制相关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对临汾市尧都区中学教师的激励需要和管理进行实证研究,由此提出有针对性的中学教师激励管理的策略。
   研究结论:
   1.调查分析发现,中学教师激励需要包括工作因素、成长因素、制度与环境三个方面的激励需要。中学教师激励需要强度从强到弱依次为成长因素、工作因素、制度与环境因素。
   2.从总体上米看,中学教师整体需要水平较高,但中学教师激励满意度总体较低。说明中学教师对现行的激励机制评价度不高,并且中学教师的激励评价结果集中度较高,呈现较高的一致性。
   3.根据不同变量对中学教师进行著异性分析发现。性别方面:女性教师更加重视环境与制度方面的激励因素,而男性教师更加注重工作因素方面的激励;年龄方面:中学教师对激励因素的需要是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其中,中青年教师更重视工作因素和成长因素的需要;学历方面:不同学历教师需要的侧重点不同,较高学历教师对工作自主性要求较高,而较低学历教师对个人发展和成长方面的因素关注较多;职称方面:职称高低与激励强度呈负相关关系。学校类型方面:重点高中教师关注成长因素和环境与制度激励因素,初级中学教师在环境与制度因素方面需要最低,民办中学教师更加重视工作激励因素。
   4.根据以上研究的结论,本文以教师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多元化的教师激励管理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