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6h】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受到城乡体制的限制,产生了大批的农村留守儿童。而中小学阶段是儿童身心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亲子分离、家庭教育缺位的是否会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心理健康和行为发展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所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目的: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现状,并分析和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有针对性地提出策略,为进行心理辅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 II-CV)与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河北省地区的611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1.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基本处于正常的发展范围内,心理健康平均分低于65分,学习焦虑维度上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平均得分均超过8分,初中学生直接面临升学压力,学业量大,焦虑水平较高。
   2.农村留守儿童在性别变量上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这两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总分、对人焦虑两个维度差异显著(p<0.01),恐怖倾向的得分也显示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男生总体优于女生,而在其他的维度上男女农村留守儿童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
   3.抚养人文化程度不同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适应性维度上差异显著(p<0.05)。抚养人文化程度为初中、高中和大专以上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适应性得分显著高于抚养人文化程度为小学的农村留守儿童,抚养人文化程度为小学的农村留守儿童得分最低,在其他的维度上抚养人文化程度不同的农村留守儿童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
   4.与外出父母联系频率不同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维度存在显著差异。每天与外出父母联系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亲密度得分,与1周联系一次的差异显著(p<0.05),与1个月以上与外出父母联系一次的农村留守儿童也呈现显著差异(p<0.01)。农村留守儿童每天与外出父母联系,其家庭适应性得分显著高于1个月(p<0.05)和1个月以上(p<0.01)联系一次的。1周联系一次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适应性得分与1个月以上联系一次的也呈现显著差异(p<0.05)。其他维度上外出父母联系频率不同的农村留守儿童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
   5.对父母外出打工态度不同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家庭亲密度维度上对父母外出打工持支持态度的明显高于持无所谓态度的农村留守儿童(p<0.01),而不表态的与持无所谓态度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得分也呈现显著差异(p<0.05)。持无所谓态度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适应性得分明显低于持支持态度的农村留守儿童(p<0.01),与不支持和不表态的农村留守儿童得分也呈现显著差异(p<0.05),持无所谓态度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适应性最差。
   6.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亲密度得分与心理健康总分、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五个维度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与过敏倾向也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所以家庭亲密度越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得分越低,心理健康状况就越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适应性得分与对人焦虑和冲动倾向两个维度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家庭适应性越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就相应的越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