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生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6h】

初中生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相关概念

1.2 研究现状

1.3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1.6 研究的假设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2.3 研究程序

2.4 数据处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的基本情况

3.2 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情况

3.3 初中生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

4 讨论

4.1 初中生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和心理健康的总体特点

4.2 初中生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和心理健康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4.3 初中生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

5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学生个人基本情况

附录B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II-CV)

附录C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

附录D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答题卡

致谢

展开▼

摘要

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地方,人成长的第一个场所。家庭的环境对每个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度如何,家庭的适应性如何,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尤为重要,并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因此研究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和心理健康的总体特点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初中生提高心理素质,使其健康成长。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的对象是广东省中山市的两所初中的学生,共702人。采用的工具有: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 II-CV),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研究学生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和心理健康的现状,探索初学生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其心理健康的的关系,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以促进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采用了SPSS 进行数据处理,研究结果如下: 1、初中生的家庭属于平衡型的家庭,是亲密和有规律性的。 2、跟亲生父母生活的学生其家庭亲密度最高,家庭经济水平越好,其家庭亲密度越高。 3、学生的心理健康总分、各内容因子基本都正常,学习焦虑的均分7.6分跟8分很接近。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心理的辅导。 4、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总分、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这些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分数都要比男生的分数高,女生在这些方面的健康程度比男生差。初一的学生比初二、初三学生更自责。 5、家庭人均月收入越低,学生更容易出现身体症状的问题。学生更容易冲动。 6、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总分以及各因子,基本都是负相关。家庭亲密度和家庭适应性越好,心理健康状况也就相应的越好。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都能预测孩子的心理健康程度,可预测的变量分别是7%和6%。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