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西临县三弦书盲艺人调查研究
【6h】

山西临县三弦书盲艺人调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相关学术史回顾

1.3 研究视角与方法

2 临县三弦书盲艺人概况及其学艺经历

2.1 临县三弦书形成的自然环境及文化背景

2.2 临县三弦书盲艺人的学艺经历

3 临县三弦书盲艺人的演出活动

3.1 新中国成立前临县三弦书盲艺人的演出活动

3.2 新中国成立之后至文化大革命临县三弦书盲艺人的演出活动

3.3 改革开放以来临县三弦书盲艺人的演出活动

4 临县三弦书盲艺人家庭生活及其社会地位

4.1 临县三弦书盲艺人的婚姻与家庭

4.2 临县三弦书盲艺人的收入与生活

4.3 多重视角中的临县三弦书盲艺人

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是对山西临县三弦书盲艺人的调查研究,综合使用文献分析、田野调查、口述历史的研究方法,对山西临县三弦书的历史源流,以及盲艺人群体的学艺、演出、家庭生活、社会地位等进行了全面探究。希望本研究能为民间艺人群体的研究提供一个个案。
  正文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对临县三弦书的历史文化源流进行梳理,并从学艺缘起、学艺途径、学艺内容等方面呈现临县三弦书艺人不同历史时期的学艺经历。系统分析了临县三弦书盲艺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学艺原因、学艺途径、学艺内容,在展现其学艺经历的同时,也揭示了时代变迁对临县三弦书盲艺人学艺经历的影响。第二,从时空特点、社会功用、演出书目等方面,对临县三弦书盲艺人不同历史时期的演艺活动进行探讨。第三,呈现临县三弦书盲艺人的日常生活,包括婚姻与家庭、收入与生活等;同时剖析了精英、大众以及自我定位等不同视角下临县三弦书盲艺人的社会地位。在上述探究基础之上,勾勒出临县三弦书盲艺人在社会变迁中的境遇与演变。
  自近代以来,山西临县三弦书盲艺人的生活与演艺始终与时代紧密相连。在传统社会中,他们凭借自身独特的禀赋,广泛参与到民俗生活中,既是说书人,也是沟通人神者;在民间文艺改造的背景下,三弦书盲艺人被赋予政治宣传的职能,政府参与到三弦书的改造之中,三弦书盲艺人也迅速地接受了新时代的新内容以及新职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兴起,又将文化遗产传承者的标签加诸其身,但并未令其获得真正的鼓舞。在不同的时期,三弦书盲艺人的生存方式以及三弦书技艺,都有所延续,亦有所不同。作为一个掌握了独特技能的独特群体,盲艺人群体有着某种程度的排他性,他们有着自己的生存逻辑、道德信仰、技艺传承方式,并且在技艺传承上将自身与明眼人明确区隔开来。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盲艺人也不断调适自身,以适应变化,使生活能够得以延续。无论如何,生存与他们而言,是最为重要的。
  同时,临县三弦书作为一种民间曲艺,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有着明显衰微的趋势。即使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光环也无法阻止这一趋势。迫于生活的压力,三弦书艺人群体不断萎缩,新的学艺者寥寥无几;受众亦不断减少。明眼艺人与盲艺人之间存在无形的矛盾。非遗保护的工作仅关注到了三弦书艺术,对三弦书艺术的承载者盲艺人的关注却缺失。本文是以人为主体的研究,希望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一些自己的思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