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闻报道和社论的人际功能对比研究
【6h】

新闻报道和社论的人际功能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系统功能语言学将语言的功能归纳为概念、人际、语篇三大元功能。从语言的人际功能角度出发,Halliday建立了语言的人际意义系统,旨在研究、讨论人与人之间思想的交流性、对话性和互动性,即说话者作为言语事件的参与者所表现的交际意图、个人观点、态度、评价以及说话者所展现的与听者之间的角色关系。
   新闻语篇作为大众语篇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重要的语篇资源,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新闻英语进行了研究,但是研究对象往往侧重于新闻报道。新闻英语实际上是一种概括性很强的功能文体(张德禄,1998),它随情景语境三要素的变化产生许多次语体。要想准确地描写新闻语篇的总体特征,不仅有必要考察该语体的情景语境变项,对其次语体作出进一步的研究,而且还应对不同次语体之间进行对比研究。
   本论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为理论框架,以新闻报道和社论为语篇分析样本,从语气、情态以及人称和时态系统等角度,运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对新闻报道和社论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发现二者在人际功能上的异同点。论文选取新闻报道和社论语料各20篇,主要来源于《泰晤士报》和《纽约时报》两大英文报纸。基于对语料的讨论分析,本论文总结了新闻报道与社论在表现人际功能方面的异同之处。
   从本文分析结果发现,作为新闻语篇的两个次语体,新闻报道和社论具有共同的特征,因此两者在对人际意义实现方式的选择上具有相同性,主要体现在:(1)新闻报道和社论中小句基本上都是陈述语气,用于陈述事实或发表观点;(2)中量值情态动词出现频率最高。新闻报道中中量值情态动词的使用既可以有效地传达其所代表的权力机构的观点,又可以进行自我保护,削弱自己的责任。而社论中中量值情态动词的使用,可以使表达变得委婉、客观,容易接受;(3)在情态隐喻方面,明确主观和明确客观两种实现方式的出现频率较低;(4)-般使用第三人称,并经常引述权威机构或人士的话语,来证明消息的可靠性;(5)新闻报道主要呈现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而社论则是对过去发生事件的评论,因此在时态选择上两者均大量使用过去时及现在时,而将来时出现次数较少。
   另一方面,作为新闻语篇的两个次语体,新闻报道和社论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两者在对人际意义实现方式的选择上具有差异性,主要体现在:(1)尽管两者均频繁使用陈述语气,但是所陈述的内容具有差异性,新闻报道中主要陈述客观事实,而社论则陈述事实与观点;(2)与新闻报道相比,社论使用更多的高量值情态动词。社论是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观点,主观性比新闻报道强,需要用到高量值情态词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引导读者与自己的思想产生共鸣;(3)语气附加语、评论附加语以及褒贬词语主要用来体现讲话者作为参加者的“意义潜势”,社论中的此类词汇要多于新闻报道;(4)新闻报道中的人际意义实现方式主要出现在引语中。由于新闻报道的客观性,讲话者将多数情态动词应用在引语中间接表达其观点或态度。
   通过分析新闻报道和社论在人际意义实现方式选择上的共同性与差异性,本文总结出两者作为新闻语篇的两个次语体在人际功能上的共性与差异性。首先,两者必须具有客观性与公正性;其次,理论上,新闻报道必须保持客观性,但是作为一种人的行为活动,绝对的客观是不存在的,各种人际意义实现方式在语篇中的运用表明报道者在力求保证客观性的基础上,隐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社论的语旨是评论新闻事件,允许作者发表自己及其政府的观点,但是由于具有新闻语篇的基本特征,社论会在表达主观性的基础上,力求客观。
   本研究能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新闻语言的特点,增强以批判的眼光阅读欣赏新闻的能力,同时本研究也表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在对话语人际意义的分析中所具有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